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气汤

化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气汤

药方名称化气汤

处方沉香胡椒,各一两;木香、缩砂(去壳)、桂心(去粗皮),各二两;丁香皮、干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麸炒)、甘草(炙),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气逆,胸膈噎闷,偏胀膨满。又治心脾疼痛,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脾血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姜苏盐汤调下。

妇人淡醋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化气汤

药方名称化气汤

别名化气散(《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沉香胡椒各30克木香砂仁(去壳)桂心(去粗皮)各60克丁香干姜(炮)蓬莪术(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麸炒)甘草(炙)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气逆,胸脯噎闷,腹部胀满,及心脾疼痛,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脾血气。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生姜紫苏、盐汤调下;妇人淡醋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何氏济生论》卷四:化气汤

药方名称化气汤

处方陈皮青皮三棱、蓬术、厚朴苍术香附神曲麦芽各等分。

功能主治气裹饮食,胃口刺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四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化气汤

药方名称化气汤

处方三棱、蓬术、青皮陈皮麦芽神曲香附乌药生姜枳壳厚朴甘草、(一方加牵牛、半夏益智仁)。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兼能顺气消癖。主妇女胃气不调而停经,貌本壮实、饮食减少者。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女科切要》卷三:化气汤

药方名称化气汤

处方砂仁香附、广皮、苏梗、川芎枳壳

功能主治妊娠腹痛,胎气不安。

摘录女科切要》卷三

《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化气汤

药方名称化气汤

别名化气散、木香化气汤

处方沉香1两,胡椒1两,木香2两,缩砂(去壳)2两,桂心(去粗皮)2两,丁香皮4两,干姜(炮)4两,蓬莪术(煨)4两,茴香(炒)4两,青皮(去白,麸炒)4两,陈皮(去瓤,麸炒)4两,甘草(炙)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气逆,胸膈噎闷,偏胀膨满;心脾疼痛,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脾血气。息积,癖于腹胁之下,偏胀膨满,不妨饮食,诸药不能取转。

用法用量化气散(《张氏医通》卷十三)、木香化气汤(《中国医学大辞典》)。

摘录《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

猜你喜欢

  • 宁心汤

    药方名称宁心汤处方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芎3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红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气阴两虚,心脉瘀阻

  • 猴黎酒

    药方名称猴黎酒处方猴黎子5个。功能主治疮痘出不快。用法用量上用酒煎,入水浸服之。疮痘即出。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 豆粉散

    药方名称豆粉散处方绿豆粉。制法将上药于石器内炒黄,湿地上出火毒,研细。功能主治下注脚膝生疮,不可垂脚,肿痛。用法用量先以温水洗疮,干敷。甚者再敷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雀盲散

    药方名称雀盲散别名炒肝散(《普济方》卷八十三)。处方雄猪肝1叶(竹刀披开)蚌粉9克(如无,以夜明砂代)功能主治治夜盲。用法用量将蚌粉纳入猪肝中,麻线扎,第二次米泔煮七分熟,又别蘸蚌粉细嚼,以汁送下。摘

  • 伐木丸

    药方名称伐木丸处方苍术1千克(米泔浸二宿)黄酒曲120克(同苍术共炒为赤色)皂矾500克(酣拌晒干,入瓶火煅)制法上药为末,醋糊丸,如桐梧子大。功能主治燥湿运脾,泻肝消积。主脾土衰弱,肝木气盛,皮肤黄

  • 蛤粉膏

    药方名称蛤粉膏处方蛤粉5钱,轻粉2钱半,青黛1钱半,川黄柏2钱半,石膏(煅)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用芝麻油50或120毫升混合调匀,贮存备用。功能主治酒渣鼻。用法用量临用时,先以温热水洗脸,将药膏加入

  • 防风膏

    《普济方》卷三一五:防风膏药方名称防风膏处方当归1两,防风1两,黄蜡1两,黄丹半两(飞过,炒)。制法上以油4两,先煎当归、防风,候紫黑色,却入炒过黄丹沸1-2次,以绵滤过,入黄蜡收膏。功能主治灸疮。用

  • 含煎

    药方名称含煎处方升麻3两,大青3两,射干3两,栀子1升,黄柏1升,蜜8合,蔷薇白皮5两,苦竹叶1升(切),生地黄(汁)5合,生玄参汁5合(无汁,用干者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口舌生疮。用法用量以水6

  • 含元散

    药方名称含元散别名含元丹处方绿豆、赤豆、黑豆。功能主治定喘。主用法用量加灯心煎汁,磨沉香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

  • 补阳宿凤丸

    药方名称补阳宿凤丸处方北五味子30克,白术3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炙川芎30克,甘草30克,白芍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纸30克,山萸肉30克,天冬30克,苁蓉30克,川牛膝30克,陈皮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