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补阴丸

加味补阴丸

《伤寒全生集》卷四:加味补阴丸

药方名称加味补阴丸

处方熟地、生地、麦冬、五味、当归川芎白术黄耆黄柏知母白芍山药砂仁茯神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伤寒愈后,心血不足,阴虚发热,四肢无力,倦怠,眼昏耳聋,神气不宁,或夜梦遗精,或作寒热盗汗,饮食无味,不生肌肉,身体羸瘦,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盐汤送下。

冬月,加干姜;梦遗,加牡蛎、蛤粉、琐阳;腰腿骨酸无力,加虎胫骨、败龟版杜仲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摄生众妙方》卷二:加味补阴丸

药方名称加味补阴丸

处方甘州枸杞(盐酒炒)2两,知母(盐酒炒)2两,黄柏(盐酒炒褐色)3两,生地黄(酒洗)1两,熟地黄(酒洗过,姜汁炒)2两,天门冬(去心)1两5钱,麦门冬(去心)7钱,干山药(微炒)1两,杜仲(姜汁炒去丝)2两,牛膝(去芦,酒洗)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山茱萸(去核)1两,琐阳(酥炙)1两5钱(大便软者去5钱),菟丝子(酒浸1宿,炒,取末)1两,人参(去芦)7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白术与前药末相等为咀,用铜锅熬,先以水6大碗,熬至1碗取出听用;再以水5碗,熬至1碗取出听用;再以水4碗,熬至1碗,通前共水连渣以净袋滤过,文武火熬成膏,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主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注意忌食白萝卜,诸血。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医学入门》卷七:加味补阴丸

药方名称加味补阴丸

处方黄柏4两,知母4两,牛膝3两,杜仲3两,巴戟3两,熟地3两,山茱萸3两,苁蓉2两,白茯苓2两,枸杞2两,远志2两,山药2两,鹿茸2两,龟版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扶下弱,补阴虚,泻阴火。主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准绳·伤寒》卷七:加味补阴丸

药方名称加味补阴丸

处方黄柏(盐酒拌炒)4两,熟地黄2两,知母(盐酒拌炒)2两,败龟版(醋炙)2两,虎胫骨1两,锁阳(醋炙)1两,白芍药(酒炒)1两,当归(酒浸)1两,川牛膝(酒洗)1两,杜仲(醋炙去丝)1两,砂仁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入猪脊髓5条,共捣和成,石臼内杵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病后阴虚,精血不足,四肢少力,心神不宁,夜梦遗精,或虚热盗汗,饮食进少,不为肌肉,身体羸弱,面色青黄而无血色。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淡盐酒或盐汤送下。

若冬月大寒,加干姜(炮)5钱。

摘录《准绳·伤寒》卷七

《医钞类编》卷五:加味补阴丸

药方名称加味补阴丸

处方黄柏知母(俱酒炒)、败龟版(酥炙)、侧柏叶、枸杞、五味子杜仲(姜汁炒断丝)、砂仁各等分,炙草减半。

制法猪脊髓和地黄膏为丸。

功能主治肾阴虚,腰脊痛。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五

《便览》卷三:加味补阴丸

药方名称加味补阴丸

处方黄柏(盐酒炒)3两,北五味子1两,知母(去毛,盐水炒)3两,人参(去芦)1两半,龟版(酥炙)3两,枸杞(去萼)3两,天冬(去心)2两,琐阳(酥炙)2两,白芍(酒炒)1两半,当归(酒洗)1两半,牛膝(饭上蒸)2两,杜仲(姜炒丝尽)2两,故纸(酒炒)1两,沉香5钱,熟地5两(热酒浸透,另捣),干姜(炒紫)2钱,山茱萸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猪脊髓3条,小枣30枚(去皮核),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冬月酒送亦可。

注意忌白萝卜、牛肉、鱼腥。

摘录《便览》卷三

猜你喜欢

  • 胃炎验方

    药方名称胃炎验方处方太子参10克,吴萸3克,焦栀仁9克,枳壳9克,木香9克,薤白9克,香附9克,炒神曲9克,炙甘草5克。功能主治温中补脾,清热理气。主虚寒挟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回春丸

    《摄生众妙方》卷七:回春丸药方名称回春丸别名八味茴香丸(《医学入门》卷七)、茴香丸(《仁术便览》卷三)。处方茯苓30克白术30克山楂子30克(炒)枳实24克 八角茴香30克(炒)茱萸30克(炒)橘核9

  • 参归补益汤

    药方名称参归补益汤处方人参(无者、或以山药3钱炒黄代之),蜜耆2-3钱,当归身2钱,白芍(酒炒)1钱半,大川芎8分,肉桂7分,山楂肉6分,熟地2-3钱。功能主治痘疹气血两虚,脓不充满,白陷、灰陷等证。

  • 解表石膏散

    药方名称解表石膏散处方石膏3两,豉2合,麻黄1两(去根节),葛根2两(锉),白术2两,桂心1两,白芷1两,芎?1两,当归1两(锉,微炒)。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时气1日,头项腰脊痛,恶寒。用法用量每服

  • 豉栀汤

    药方名称豉栀汤别名豆豉汤、栀豆饮子、栀豉饮子处方豉2合,栀子仁7枚。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虾蟆黄。舌上青脉起,昼夜不睡。小儿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用法用量豆豉汤(《普济方》卷三八四)、栀豆饮子

  • 大丹

    药方名称大丹处方大朱砂1斤(要有墙壁者)。制法上为粗末,入阳城罐,先用蜜拌,安砂在底;次以瞿麦末5钱、草乌末5钱、菠棱末5钱,以鸡子清5钱拌匀,盖在砂上,以罐盖盖住,铁丝扎好,盐泥封固、阴干。掘地作坑

  • 碧玉丸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门秘旨》:碧玉丸药方名称碧玉丸处方铜绿3钱,钟乳粉5分。制法共为末,葱汁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痰盛。用法用量每服10丸,白汤送下。少顷痰吐如涌泉。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

  • 陈槐汤

    药方名称陈槐汤处方当归(头、尾)6克川芎6克赤芍药6克黄芩6克槐花6克陈皮6克侧柏叶(蜜炒)6克乌药6克 山栀子7个藕节0.9克 细茶9克功能主治主吐血,衄血。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

  • 理气治中汤

    药方名称理气治中汤处方青皮1钱,陈皮1钱,人参1钱,白术1钱(炒),炮姜1钱,甘草(炙)1钱,木香7分。功能主治寒气攻心,呕逆,心腹绞痛,或泄泻,四肢厥冷,或疝气攻筑,小腹疼痛。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

  • 滑石粉

    药方名称滑石粉处方滑石(研)1两,绿豆粉(研)1两,枣叶(干者为末)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夏月痱盛。用法用量遍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