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肾气丸

加味肾气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加味肾气丸

药方名称加味肾气丸

处方附子(炮)60克 白茯苓(去皮)泽泻山茱萸(取肉)山药(炒)车前子(酒蒸)牡丹皮(去木)各30克 官桂(不见火)川牛膝(去芦,酒浸)熟地黄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温阳,利水退肿。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济生》卷四:加味肾气丸

药方名称加味肾气丸

别名金匮加减肾气丸、加味八味丸、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资生肾气丸

处方附子(炮)2个,白茯苓1两,泽泻1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炒)1两,车前子(酒蒸)1两,牡丹皮1两(去木),官桂(不见火)半两,川牛膝(去芦,酒浸)半两,熟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主蛊证,脾肾大虚,肚腹胀大,四肢浮肿,喘急痰盛,小便不利,大便溏黄;亦治消渴,饮1溲1。

用法用量金匮加减肾气丸(《保婴撮要》卷五)、加味八味丸(《医学入门》卷七)、金匮肾气丸(《冯氏锦囊》卷十一)、济生肾气丸(《张氏医通》卷十六)、资生肾气丸(《金鉴》卷二十七)。

本方改为汤剂,名“金匮肾气汤”(见《证因方论集要》卷二)、“肾气汤”(见《医林纂要》)、“加减金匮肾气汤”(见《医门八法》)。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少阴药也。桂附八味丸滋真阴而能行水,补命火因以强脾,加车前利小便而不走气,加牛膝益肝肾借以下行,故使水道通而肿胀已,又无损于真元也。

临床应用慢性肾炎:用本方(熟地4钱,山药、山萸、泽泻,丹皮,肉桂车前子、淮牛膝各1钱,茯苓3钱,附子5分)治疗慢性肾炎6例。临床观察结果:本方能使浮肿逐渐减退或减轻,尿量逐渐增多,尿蛋白消失或减少,肾功能改善,患者食欲增加,体力增强,血压降低。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

摘录《济生》卷四

猜你喜欢

  • 磁石引

    药方名称磁石引处方上好新铁片3块。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咬于口内,用磁石塞于两耳,静坐,其耳忽鸣而通,有顷刻通者,有坐数日通者。摘录《仙拈集》卷二

  • 三才封髓丹

    药方名称三才封髓丹处方天门冬(去心)熟地黄人参(去芦)各15克黄柏90克 缩砂仁45克甘草22.5克(炙)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养血固精。治阴虚火炎,梦遗失精,头晕

  • 丽泽通气汤

    药方名称丽泽通气汤处方黄耆12克苍术羌活独活防风升麻葛根各9克 炙甘草6克 川椒白芷各3克制法上药哎咀。冬月加麻黄(不去节)。功能主治益气升阳,祛风散寒。治肺气不足,外感风寒,鼻塞不闻香臭。用法用量每

  • 调中清热化湿膏

    药方名称调中清热化湿膏处方云茯苓6钱(研),广皮3钱,焦茅术3钱,藿梗3钱,紫厚朴2钱(炙),腹皮3钱,酒连炭2钱(研),条芩3钱(酒炒),白蔻仁3钱(研),香附4钱(炙),生杭芍12g,泽泻12g。

  • 咽喉消肿汤

    药方名称咽喉消肿汤处方金银花15-30克,山豆根9-15克,硼砂(冲服)1.5克,生甘草9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热毒蕴于肺胃,复感风邪,热毒上扰,搏于咽喉。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 消瘤二反膏

    药方名称消瘤二反膏处方甘草大戟芫花甘遂功能主治治瘿瘤,瘰疬,结核。用法用量先用甘草煎浓膏,笔蘸涂瘤四围,待干再涂,凡三次。次以大戟、芫花、甘遂等分为末,以醋调,另用笔蘸药涂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次日则

  • 苍术除眩汤

    药方名称苍术除眩汤处方川芎(二钱)白术(三钱)附子(炮.一钱半)甘草(炙.一钱) 官桂(一钱)功能主治治感寒湿,头目眩晕。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食前服。摘录明·方贤着

  • 酒煮黄连丸

    药方名称酒煮黄连丸处方黄连(去须)150克厚朴(去粗皮)90克 肉豆蔻30克(面裹煨)制法上并锉,用无灰酒,米醋各200毫升,慢火熬尽,晒干为末,再用酒、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厚肠胃,止泄

  • 八珍加木通牛蒡子汤

    药方名称八珍加木通牛蒡子汤处方人参8分,白术1钱,茯苓8分,甘草(炙)8分,当归1钱,熟地黄8分,川芎8分,白芍8分,木通8分,牛蒡子8分。功能主治补中利水。主痘疮至11-12日,贯浆已满,热毒解散,

  • 吹耳红棉散

    药方名称吹耳红棉散处方胭脂(炒炭)3钱,龙衣(炒炭)1钱,麝香1分5厘,陈皮(炒炭)2钱,枯矾2钱,冰片1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排毒消肿,燥湿止痛。主内耳肿痛,流水流脓。用法用量先用药棉卷净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