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竹叶汤

加味竹叶汤

张氏医通》卷十五:加味竹叶汤

药方名称加味竹叶汤

处方茯苓4.5克,麦门冬(去心)7.5克,黄芩3克,人参3克,竹叶5片,粳米1撮。

功能主治养血清热汤。主阴虚火旺。(妊娠心烦)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热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竹叶汤

药方名称加味竹叶汤

处方竹叶3钱,北沙参3钱,鲜生地5钱,麦冬3钱,炒阿胶3钱,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汗下后,津液暴亡,虚烦不眠,胎孕不安,脉濡数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盘珠集》卷上:加味竹叶汤

药方名称加味竹叶汤

处方生地、白芍地骨皮竹叶茯苓人参、浮小麦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汗下后,热不止。

摘录《盘珠集》卷上

广嗣纪要》卷十:加味竹叶汤

药方名称加味竹叶汤

处方人参1钱,麦冬1钱,炙甘草1钱,阿胶1钱,生地黄1钱,水竹叶12片。

功能主治妊妇伤寒汗下后,热不除,属虚者,虚烦,脉濡数者。

用法用量粳米1合为引,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妊妇伤寒汗下解后,津液暴亡,故虚烦不眠,胎孕因之不安焉。竹叶疗膈热以除烦,人参扶元气以生血,生地滋阴壮水,麦冬润燥清心,阿胶补阴益血,炙草缓中和胃也。水煎温服,使气阴内充,则虚热自化,而虚烦无不退,胎孕无不安,何不眠之足患哉!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

猜你喜欢

  • 藁本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藁本汤药方名称藁本汤别名藁苍汤(《医学入门》卷七)。处方藁本150克苍术3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大实心痛,大便已利者。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

  • 正气丸

    药方名称正气丸别名香朴丸(《永类钤方》卷二十一)。处方藿香叶厚朴(生姜制)陈皮半夏曲(炙)白术白茯苓各3克甘草(炙)6克干姜3克三棱(炮)6克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食伤,干呕

  • 白及枇杷丸

    药方名称白及枇杷丸处方白及1两,枇杷叶5钱(去毛,蜜炙),藕节5钱。制法上为细末,另以阿胶5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咯血。用法用量每服1丸

  • 鸡鸣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鸡鸣散药方名称鸡鸣散处方大黄30克(酒蒸)杏仁3~7粒(去皮、尖)制法上研细。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血瘀凝积,气绝欲死,或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用法用量用酒250毫升,

  • 生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生干地黄汤处方生干地黄熟干地黄各30克(并洗)麦门冬子(去心)15克 川当归7.5克枳壳(米泔浸一宿,麸炒)7.5克杏仁(汤泡,去皮、尖,麸炒令赤)防风甘草(炙)赤芍药各7.5克制法上药哎咀。

  • 安息香煎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煎丸处方安息香(别研)半两,木香1两,沉香1两,诃黎勒皮(炮)2两,桂(去粗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豆蔻仁1两半,缩砂仁1两半,芍药1两半,荜澄茄1两半,茴香子(微炒)1两

  • 金疮如圣散

    药方名称金疮如圣散处方陈石灰、无毛老鼠、韭菜根。制法共捣极烂作饼。功能主治金疮。用法用量《青囊秘传》本方用量:小肉老鼠(打烂)十只,陈石灰三两,韭菜汁一杯。摘录方出《种福堂方》卷四,名见《青囊秘传》

  • 立安散

    《杨氏家藏方》卷五:立安散药方名称立安散处方穿山甲不拘多少(用温水洗去原着肉、皮、膜,好醋浸,炙令焦)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疼正发。用法用量每发时,用烂锉薤白1茎,药3克,热酒调下,食后。摘录《

  • 香薷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薷散药方名称香薷散处方白扁豆(微炒)、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各半斤。香薷(去土)一斤。炮制右粗末。功能主治治脏腑泠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生冷过度,或起居不

  • 大胶艾汤

    药方名称大胶艾汤处方阿胶6克 干地黄芍药各9克艾叶甘草当归芎藭各6克干姜3克制法上八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妇人产后血崩,下血过多,虚喘欲死,腹中激痛,下血不止;跌打损伤,内伤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