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白蔻散

加味白蔻散

《点点经》卷一:加味白蔻散

药方名称加味白蔻散

处方苍术1钱,白术1钱,羌活1钱,白蔻1钱,陈皮1钱,枳壳1钱,秦艽1钱5分,厚朴1钱5分,槟榔1钱5分,吴萸1钱5分,粉葛2钱,甘草6分。

功能主治酒伤中焦,寒邪传肝,周身麻胀,经络抖跳,乍痛乍止,胸膈不利。如血变为痰,则常痛不禁,左胁尤甚。

用法用量生姜、灯心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点点经》卷一:加味白蔻散

药方名称加味白蔻散

处方白蔻散加大黄2钱,朴硝2钱。

功能主治酒毒伤耗血海,肝火上炎,心肺受病,酒毒湿热流渗二腑,寒痰闭塞不行,大小肠气泛不清,三焦被寒,伤及脾胃,致肚腹作痛,上下不定,二便不通,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用猪胆汁半杯,童便半杯,匀入药内,合炒几回,不用引,取起煎服。须用灸脐法以助药力,庶几得快。

摘录《点点经》卷一

猜你喜欢

  • 露星饮

    药方名称露星饮处方秦艽、白术、柴胡、茯苓、半夏曲、槟榔、黄芩、常山、甘草、官桂各等分。功能主治久疟成劳,感冒四气。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酒、醋各1盏,姜3片,煎露1宿,次早服。摘录《医方大成

  • 大枣饼

    药方名称大枣饼处方大枣2个(去皮核),斑蝥2个(焙干)。制法上为末,以熟猪油调,捏成饼,指头大。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贴在印堂。1宿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加味羊肝丸

    《医便》卷三:加味羊肝丸药方名称加味羊肝丸处方白乳羊肝1具(以竹刀割开,去膜,蒸熟,捣如泥),甘菊花5钱,黄连1两,防风(丢芦),薄荷(去梗),荆芥穗(去梗,净),羌活5钱,当归5钱,生地黄5钱,川芎

  • 解肌升麻汤

    药方名称解肌升麻汤处方升麻1两,芍药1两,石膏1两,麻黄1两,甘草1两,杏仁30枚,贝齿2枚(一作贝母18铢)。功能主治时气3-4日不解。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尽服。温覆发汗便愈。

  • 仙灵脾酒

    药方名称仙灵脾酒处方仙灵脾60g 白酒500ml炮制1. 将仙灵脾洗净,装入纱布袋中;2. 放入酒中浸泡,3日后取出。功能主治益肝肾,祛风湿,壮筋骨。主治腰膝发凉、麻木、酸软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着不

  • 翻风散

    药方名称翻风散处方轻粉1钱,山椒末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手掌及软骨高起,不痛不脓,无寒热者。用法用量水调涂。摘录《接骨图说》

  • 桂枝麻黄汤

    药方名称桂枝麻黄汤处方桂枝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麸炒黄)。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阳明中风,头痛口苦,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下之即小便难者;阳明病,5-6日至7

  • 柳枝浴汤

    药方名称柳枝浴汤处方柳枝(细切)。功能主治小儿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热。用法用量煮汁,浴儿。若渴,绞冬瓜汁服之。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八四

  • 拈痛丸

    药方名称拈痛丸处方五灵脂蓬莪术(煨)木香当归各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用橘皮煎汤送下。摘录《奇效良方》卷二十六

  • 矾砒丸

    药方名称矾砒丸处方明矾半斤,白砒4两。制法上为细末,火煅过,烟尽为度,为末,滴水为丸。功能主治痢疾,水泄,胃脘痛,癣疥,坐板及黄水疮等。用法用量痢疾,冷水送下7丸;水泄,木瓜汤送下7丸;胃脘痛,炒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