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异功散

加味异功散

《不知医必要》卷四:加味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散

处方党参(去芦,米炒)2钱,白术(净)1钱5分,陈皮1钱,麦芽(炒)1钱,茯苓1钱,神曲(炒)1钱,炙草1钱。

功能主治补脾消食。主产后伤食,吞酸嗳腐,满闷者。

用法用量生姜2片,水煎服。

如腹痛,加木香末6分,冲药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四

《不知医必要》卷四:加味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散

处方党参(去芦,米炒)1钱5分,陈皮1钱,扁豆(炒,杵)1钱5分,生薏米3钱,白术(净)2钱,山药(炒)2钱,泽泻(盐水炒)1钱,白茯苓1钱5分,炙草1钱。

功能主治脾虚有湿所致带下病。

用法用量如有热,加莲子心5分,黄柏1钱;色白清冷,腹痛多寒者,加干姜1钱,或再加制附子1钱。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四

疫疹一得》卷下:加味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散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陈皮1钱,山楂2钱,谷芽3钱,甘草5分,砂仁8分,生姜1片,黑枣3个,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主疫疹愈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

摘录疫疹一得》卷下

《会约》卷十九:加味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散

处方人参白术2钱,茯苓1钱半,甘草(炙)1钱,当归2钱,陈皮(去白)1钱,钩藤钩钱半(此味后入,过煎无力)。

功能主治补脾胃。主小儿慢惊风证。脾胃虚弱,肝木所胜,外虚热而内真寒。

用法用量如不应,加半夏1钱半,炮姜1钱,白蔻8分,木香4分,或再加附子1钱半。

摘录《会约》卷十九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散

处方党参3钱,白术4钱,茯苓2钱,甘草1钱,广皮2钱,蕲艾3钱,乌鲗骨8钱,续断3钱。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主因脾虚气弱,妊娠4-5月,胎动不安,腰酸腹痛,有时下血,气短神倦,面色浮黄,大便下利,舌淡苔白滑,脉沉滑。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保命歌括》卷二十:加味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散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甘草3分,陈皮5分,砂仁(研)5分,藿香5分,神曲(炒)1钱,陈米(年久者佳)1合。

功能主治胃虚而呕,不喜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取顺流水2大盏,煎沸,泡伏龙肝,擂细搅浑,放冷澄清,取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入药煎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

医家心法》:加味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散

处方人参黄耆白芍茯苓陈皮甘草煨姜大枣

功能主治小儿痘疮至7-8日

用法用量小儿痘疮至七八日,竟用加味异功散加白术

摘录医家心法

《金鉴》卷四十七:加味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散

处方异功散加山楂神曲厚朴生姜

功能主治产后发热,呕吐胀闷属伤食,或倦怠气乏,属伤气者。

摘录《金鉴》卷四十七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散

处方人参白术(蜜炙)、当归川芎陈皮(去白)、茯苓阿胶(蛤粉炒珠)、麦冬(去心)、炙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预防妊娠五月以前堕胎。主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猜你喜欢

  • 茺蔚汤

    药方名称茺蔚汤处方益母草。功能主治番沙,干霍乱,腹痛骤发,深赤斑毒。用法用量水浓煎,少投生蜜,放温,恣服取效。摘录《卫生鸿宝》卷一

  • 金水汤

    药方名称金水汤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1两,天门冬3钱,地骨皮3钱,丹皮3钱,沙参5钱。功能主治全不生水,肾阴涸竭,咽喉干燥,久而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黑枣丁香散

    药方名称黑枣丁香散处方大黑枣7个(去核,每个内入丁香1只,煮烂去丁香)。功能主治胃寒呕吐,兼治寒疟。用法用量上将枣连汤空心服。7服见效。摘录方出《种福堂方》卷三,名见《医学从众录》卷三

  • 加味小青龙汤

    药方名称加味小青龙汤处方干姜(炒黑)5分,细辛5分,麻黄5分,桂枝5分,甘草5分,白芍药1钱,五味子1钱,半夏(姜制)1钱5分,枳壳5分,桔梗5分,白茯苓8分,陈皮8分。功能主治春初寒邪,伤肺咳嗽。用

  • 辟寒救腹丹

    《辨证录》卷十三:辟寒救腹丹药方名称辟寒救腹丹处方白术90克茯苓9克肉桂9克金银花90克附子3克当归60克蛇床子15克功能主治主小腹生痈,漫肿坚硬疼痛,皮色不变,有热渐红,或无热不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地黄通经丸

    药方名称地黄通经丸处方生地黄3两,虻虫50个,水蛭50个,桃仁50个。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经候顿然不行,上攻心腹欲死,或因不行,积结渐渐成块,脐腹下如覆杯,久成肉症;产后恶露,

  • 槟陈饮

    药方名称槟陈饮别名槟陈汤处方山楂8分,青皮8分,草果8分,槟榔6分,枳实6分,半夏6分,柴胡6分,麦芽6分。功能主治小儿因食成疟。用法用量槟陈汤(《幼科证治大全》)。摘录《玉案》卷六

  • 加减导赤散

    《幼幼集成》卷四:加减导赤散药方名称加减导赤散处方淮木通怀生地 炙甘草枯黄芩黑栀仁 宜泽泻净前子 北柴胡各3克功能主治治心热,肝热,小便赤涩。用法用量上药加淡竹叶7片、灯心10茎,水煎,空腹时热服。摘

  • 葱涎膏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吉氏家传方》:葱涎膏药方名称葱涎膏处方葱叶7条,猪牙皂角(为末,去皮)7条。制法上烂研,用皂角末成膏。功能主治婴儿初生3-5日,鼻塞气急,饮乳之时啼叫不止。用法用量贴在囟门上。

  • 滋唇饮

    药方名称滋唇饮处方生地黄12克 鲜石斛9克竹茹石膏(生,研)当归白芍(生)各6克 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治脾热,唇上干燥,渐裂开缝作痛。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加白蜜少许和服。备注原书云:服本方时“外以紫归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