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姜附汤

加味姜附汤

普济方》卷三十六:加味姜附汤

药方名称加味姜附汤

处方附子1个(1两以上者,匀炮分4破;生姜1斤,取自然汁于铫内慢煮附子至干,去脐,焙),丁香5钱,胡椒5钱,木香2钱,毕澄茄2钱,沉香3钱,甘草(炙)3钱,干饴糟半斤(生姜5两同捣烂,做饼子,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反胃呕吐,全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用烧盐少许,米汤点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

《得效》卷四:加味姜附汤

药方名称加味姜附汤

处方附子(炮)1两,干姜1两,人参1两,甘草5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吐泻过多,手足逆冷,气少不语,六脉沉伏。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煎至1盏,空心服。

腹痛,加官桂;小便不利,加茯芩。每料各5钱。

摘录《得效》卷四

猜你喜欢

  • 鹿胶酒

    药方名称鹿胶酒处方鹿角胶5钱。功能主治下血日久,面黄食少。用法用量温酒调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 开郁二陈汤

    《万氏女科》卷一:开郁二陈汤药方名称开郁二陈汤处方陈皮茯苓苍术香附川芎各3克半夏青皮莪术槟榔各2克甘草木香各1.5克功能主治治气郁经闭。用法用量生姜引,水煎服。兼服四制香附丸。摘录《万氏女科》卷一《会

  • 懊憹散

    《外台》卷二引《范汪方》:懊憹散药方名称懊憹散处方雚芦10分,干漆2分,萹蓄2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伤寒心中懊憹,下利,谷道中烂伤。热患有蛔虫懊憹。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粥饮下,日2次

  • 何首乌汤

    药方名称何首乌汤处方何首乌防风金银花荆芥苍术白鲜皮甘草苦参连翘木通制法以灯心为引,水煎服。或为细末,水叠为丸。功能主治清利湿热,祛风解毒。治湿热风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肌肉破烂。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

  • 白药散

    《直指》卷二十一:白药散药方名称白药散处方白药、朴消。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散血消痰。主喉中热塞肿痛。用法用量以小管吹入喉。摘录《直指》卷二十一《圣济总录》卷七十:白药散药方名称白药散处方白药2两半,生

  • 宝珠散

    药方名称宝珠散处方橄榄核灰、人中白、大红纬灰、硼砂、冰片、药珠。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用芦管抄药,吹入患处。摘录《幼科指掌》卷四

  • 龙虎散

    《理瀹》:龙虎散药方名称龙虎散处方明雄黄5钱,土贝母4钱,蓖麻仁(去油)4钱,木鳖仁4钱,大蜈蚣10条,蟾酥3钱,大全蝎7个,大山甲7片,僵蚕7条,露蜂房(有子者佳)3钱,大蜘蛛(腿脚要全)3个,凤仙

  • 二顺散

    药方名称二顺散处方猪苓1两,泽泻1两,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炙)1两,桂1两,干葛1两,杏仁(去皮尖)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伏热中暑,霍乱吐泻,烦闷燥渴,小便赤色,便血肚疼。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

  • 草蔻丸

    《症因脉治》卷二:草蔻丸药方名称草蔻丸处方草蔻、益智仁、青皮、神曲、麦芽、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功能主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普济方》卷三九八:草蔻丸药方名称草蔻

  • 团参饮子

    药方名称团参饮子处方人参紫菀茸(洗)阿胶(蛤粉炒)百合(蒸)细辛(洗,去叶、土)款冬花杏仁(去皮、尖,炒)天门冬(汤浸,去心)半夏(汤泡七次)经霜桑叶五味子各30克甘草(炙)15克功能主治情志不遂,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