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麻杏石甘汤

加减麻杏石甘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杏石甘汤

处方麻黄1.2克 熟石膏12克 象贝母9克 鲜竹叶30张 光杏仁9克射干2.4克 炙僵蚕9克 白莱菔汁30毫升 生甘草1.8克连翘壳6克薄荷叶3克 京玄参4.5克

功能主治治痧麻不透,憎寒发热,咽喉肿痛,或内关白腐,或咳嗽气逆之重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猜你喜欢

  • 固肠饮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固肠饮药方名称固肠饮处方木香、黄连、当归、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诃子。功能主治久痢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魏氏家藏方》卷七:固肠饮药方名称固肠饮处

  • 调中托里散

    药方名称调中托里散处方人参(气虚倍用)5分,黄耆(炙)5分,当归(血虚倍用)5分,白术(炒,倍用)5分,茯苓5分,芍药(酒炒)5分,熟地2钱。功能主治痈疽疔肿恶毒,气血两虚,毒陷难起,难溃难敛。用法用

  • 附子细辛汤

    《杏苑》卷五:附子细辛汤药方名称附子细辛汤处方黑附子1钱,细辛1钱,白术1钱,川芎2钱5分,甘草(炙)5分,生姜5片。功能主治少阴头疼,足寒气逆,脉细。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煎熟,食前服。摘录《杏

  • 二皂散

    药方名称二皂散处方大皂角(烧存性)、牙皂(烧存性)、铜绿、胆矾、雄黄、孩儿茶、百草霜、枯矾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口舌生疮,牙宣出血。用法用量先将米泔水漱口,洗口疮,后搽药。摘录《回春》卷五

  • 半夏茯苓汤加丁香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加丁香汤处方半夏3钱,茯苓2钱,丁香1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伏饮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金鉴》卷四十一

  • 山萸苁蓉酒

    药方名称山萸苁蓉酒处方菟丝子30g肉苁蓉60g 山萸肉30g五味子35g 川牛膝30g 熟地黄30g巴戟天30g山药25g茯苓30g泽泻30g杜仲40g远志30g 白酒2000ml炮制将上述12味药材

  • 红花当归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红花当归散药方名称红花当归散处方刘寄奴草五两,当归(去芦)、牛膝(酒浸)、甘草(炙)、紫葳、红花、苏木(一本作莪),各二两;赤芍药九两,肉桂(去粗皮)、白芷,各一两

  • 补益肾肝丸

    药方名称补益肾肝丸处方柴胡羌活生地黄苦参(炒)防己(炒)各1.5克附子肉桂各3克当归身6克制法上为细末,熟水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主目中流火,视物昏花,耳聋耳鸣,困倦乏力,盗汗恶风,行步不正,两足欹

  • 举肺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举肺汤药方名称举肺汤处方桔梗甘草天冬竹茹阿胶沙参贝母百合功能主治治肺痿久嗽,阴虚内热。寒热往来,气急咳嗽,烦闷多唾,或咳痰带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嵩崖尊生

  • 大犀角汤

    药方名称大犀角汤别名犀角汤处方犀角2两,旋覆花2两,白术2两,桂心2两,防己2两,黄芩2两,香豉1升,橘皮2两,茯苓2两,前胡4两,桑白皮4两,紫苏茎叶1握,大枣10枚。功能主治脚气毒冲心变成水,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