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膈汤

利膈汤

普济本事方》卷四: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处方鸡苏叶荆芥桔梗(炒)防风(去钗股)牛蒡子(隔纸炒)甘草(炙)各30克人参(去芦)15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克,沸汤点服。

如咽痛,口疮甚者,加僵蚕30克。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四

《麻症集成》卷四: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处方薄荷荆芥、力子、元参、瓜蒌防风桔梗连翘黄芩甘草

功能主治麻症因于脾肺火热风邪者。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济生》卷五: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处方防风1两,鸡苏叶1两,桔梗1两,牛蒡子1两,荆芥穗1两,川升麻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上膈壅热,口苦咽干,痰唾稠粘,心烦喜冷,咽喉生疮疼痛,一切上壅之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五

《本事》卷四引都君予方: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别名利膈散

处方鸡苏叶1两,荆芥穗1两,桔梗(炒)1两,防风(去杈股)1两,牛蒡子(隔纸炒)1两,甘草1两(炙),人参半两(去芦)。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轻清解散。主虚烦上盛,脾肺有热,咽喉生疮,腹痈脐中出脓,失护进风,角弓反张。

用法用量利膈散(《医统》卷二十一)。

如咽痛口疮甚者,加僵蚕1两。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太阴、少阴药也。咽痛咽疮,由于火郁,桔梗甘草,甘桔汤也,辛苦散寒,甘平除热,为清膈利咽之要药;加薄荷荆芥防风以散火除风;加牛蒡子以润肠解毒,火者元气之贼,正气虚则邪火炽,故又加人参以补虚退热。

摘录《本事》卷四引都君予方

猜你喜欢

  • 神仙粥

    《丹台玉案》卷二:神仙粥药方名称神仙粥处方老姜90克功能主治治冒雨受寒,身热头疼,腹中作饱,不思饮食。用法用量用带皮老姜捣烂,将热酒适量泡饮,出汗,轻者即愈,重者可解一时之急。摘录《丹台玉案》卷二《惠

  • 合欢保元膏

    药方名称合欢保元膏处方人参1两,当归身1两2钱,白术1两5钱,枸杞子1两,大附子半只,川椒3钱。制法水煎成膏,入麝2分,藏锡盒中。功能主治阳痿。用法用量津化用之。摘录《冯氏锦囊·杂证》卷十四

  • 五神丸

    药方名称五神丸处方自然铜15克(火煅,醋淬,研细)川椒8克(去目,炒出汗)当归15克(洗,焙)没药(别研)乳香(别研)各3克制法上为细末,取青蒿自然汁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打仆损伤,伤筋碎骨。用法

  • 阑尾清化汤

    药方名称阑尾清化汤处方银花、蒲公英、丹皮、大黄、川楝子、赤芍、桃仁、生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主急性阑尾炎蕴热期,或脓肿早期,或轻型腹膜炎,见低热,或午后发热,口干渴,腹痛,便秘,尿黄。摘录

  • 排脓内消散

    药方名称排脓内消散处方何首乌30克当归川芎生地黄川续断(各洗,焙)茯苓芍药白芷半夏曲藿香叶各15克紫草茸甘草(炙)各1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活血排脓,解毒消肿。治痈疽发背。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

  • 立圣鹤顶丹

    药方名称立圣鹤顶丹别名立圣丹处方寒水石不拘多少(江南人谓之软石膏者,分作2处,1半生,1半炭火煅令通红)。制法上为极细末,入朱砂再合研,色与桃花色相似即止。功能主治难产,难产横逆恶疾,死胎不下。用法用

  • 蟾头丸

    《圣惠》卷八十六:蟾头丸药方名称蟾头丸处方蟾头1个(炙令黄焦),青黛(细研)半分,龙脑(细研)半分,巴豆(去皮心,纸裹压去油)半分,干蝎(微炒)半分,白附子(炮裂)半分,腻粉(研入)半分,牛黄(细研)

  • 牙疼饮

    药方名称牙疼饮处方石膏12克(研)升麻4,5克 大生地15克防风薄荷叶荆芥穗前胡天麻各6克甘草3克(生)功能主治治风火齿痛。用法用量水煎,食后热服,避风。如牙肿,加金银花、羌活各6克。如牙燥,去升麻、

  • 款冬花膏

    《传信适用方》卷一:款冬花膏药方名称款冬花膏处方人参白术款冬花(去梗)甘草(炙)川姜(炮)钟乳粉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丸,每丸重3克。功能主治温补肺气,化痰止嗽。治肺虚咳嗽。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空

  • 调经养荣汤

    药方名称调经养荣汤处方归身1钱半,川芎7分,白芍8分,熟地1钱,生地5分,丹参8分,玄胡6分,丹皮5分,香附1钱,陈皮7分,白术8分,砂仁2分,红蓝花3分。功能主治血枯经闭。用法用量上以水2钟,煎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