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养阴清肺膏

养阴清肺膏

药方名称养阴清肺膏

处方地黄100g麦冬60g玄参80g川贝母40g白芍40g牡丹皮40g薄荷25g甘草20g

性状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体;气香,味甜,有清凉感。

炮制上八味,川贝母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18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收集漉液,回收乙醇;牡丹皮薄荷分别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另器保存;药渣与其余地黄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滤过,滤液与川贝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炼蜜500g,混匀,滤过,滤液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放冷,加入牡丹皮薄荷的挥发性成分,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2~3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补水宁神丸

    药方名称补水宁神丸处方生地、熟地、天冬、麦冬、当归、芍药、茯苓、甘草、五味子。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肾水不足,相火上炎,神光自现如闪电,甚则如火焰,心神不宁,久则目茫茫然,视力减

  • 黄芪鸡汁粥

    药方名称黄芪鸡汁粥处方母鸡1只(重约1000~1500克)黄芪15克粳米100克制法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将黄芪煎汁,每次以粳米100克煮粥。功能主治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久病体

  • 四斤丸

    药方名称四斤丸别名虎骨四斤丸(《证治准绳·类方》卷四)、虎骨木瓜丸(《重订通俗伤寒论》)。处方宜州木瓜(去瓤)牛膝(去芦,锉)天麻(去芦,细锉)苁蓉(洗净,切,焙干)各500克附子(炮,去皮、脐)虎骨

  • 阴毒内消散

    药方名称阴毒内消散处方麝香6克轻粉9克丁香3克 牙皂6克 樟冰12克 腰黄9克 良姜6克肉桂3克川乌9克 甲片9克 白胡椒3克乳香6克(去油)没药6克(去油)阿魏9克(瓦炒去油)制法上药各研极细末,分

  • 姜葱熨

    药方名称姜葱熨处方生姜8分,葱(连须叶)8分(另切,捣细,麻布绞汁并置1处)。功能主治伤寒初起,必有食积,先按患人胸腹略觉胀闷作痛,即是病,时饮食停滞,变成结胸杀人,及结胸痞满等证。凡男、妇、老、幼食

  • 催生膏

    药方名称催生膏处方大龟1个(要板黑者为佳,黄色者不佳,约2-3斤,愈大愈妙。用小磨麻油浸数日,熬枯去滓,再将油炼老,下炒黄丹收,加炒铅粉4两,搅匀)。制法临用以黏3钱摊皮纸上,令产妇平身安睡,贴膏脐上

  • 斑蝥醋

    药方名称斑蝥醋处方(1)土槿皮180g,蛇床子125g,百部125g,斑蝥3g(布包)。(2)硫黄125g,樟脑18g,白信18g,轻粉18g(研成细末)。制法先将(1)加入米醋5000毫升内,浸泡一

  • 粉草汤

    药方名称粉草汤处方粉草节、当归尾、赤芍药、香白芷、大黄、木鳖子、荆芥、黄耆、南木香各等分。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恶疮。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酒、水各1大盏,煎至8分,露1宿,五更服。热多,加大黄;冷多,

  • 老姜丸

    药方名称老姜丸处方生姜10两(洗净,连皮薄切作姜钱),净茴香10两(同生姜拌匀,共淹一宿,次日炒干,以生姜干脆为度),青盐10两(捶碎,以银石铫炒尽硫黄气,摊冷)。制法上为末,好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 茶梅丸

    《证治准绳·类方》卷六:茶梅丸药方名称茶梅丸处方蜡茶(细末)白梅肉各适量制法捣和为丸。功能主治主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20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泄泻不止,陈米饮下。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