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正合剂

八正合剂

药方名称八正合剂

处方瞿麦118g车前子(炒)?118g 扁蓄118g大黄118g滑石118g 川木通118g栀子118g甘草118g灯心草59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味苦、微甜。

炮制以上九味,车前子用25%乙醇浸渍,收集浸渍液。大黄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5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其余七味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约1300ml,与浸渍液、渗漉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近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加水使成1000ml,搅匀,分装,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瓶装(1)100ml(2)120ml(3)20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黑膏汤

    药方名称黑膏汤处方生地1两,淡豆豉3钱(盐水炒),河柳3钱(砂糖炒)。功能主治伤温鼻衄,脉浮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温邪内发,营阴暗伤,故鼻衄不止,天癸适来适断焉。淡豆豉发少阴之汗;河柳

  • 皂角膏

    药方名称皂角膏处方大皂角,五两,去皮子。功能主治治中风口歪不正,语则牵急四肢,余无他苦。此由居处不便,因卧而孔风入耳,客于阳明之经,宜傅之。用法用量上为末,以三年米醋和,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干更涂之。

  • 黄耆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加黄耆、山药。功能主治病后调脾进食。主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回阳救阴丹

    药方名称回阳救阴丹处方人参3两,黄耆3两,当归1两,茯神5钱,生枣仁3钱,北五味1钱。功能主治阳脱。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阳回,2剂阴生。然后方中再加熟地1两,山茱萸5钱,1剂煎饮,连服1月,可以还原如

  • 六神饮

    药方名称六神饮处方黄耆(蜜炙)、地骨皮、乌梅肉、龙胆草、秦艽、银州柴胡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盗汗骨蒸。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淡竹叶1枝,煎5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

  • 白鲜汤

    药方名称白鲜汤处方白鲜皮7分,麦冬7分,茯苓7分,杏仁7分,细辛7分,白芷7分,桑白皮1钱,石膏1钱。功能主治鼻干痛。用法用量用黑豆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解仓饮子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解仓饮子药方名称解仓饮子别名解热饮子(《赤水玄珠》卷三引《宝鉴》)。处方赤芍药白芍药各15克当归甘草(炙)大黄(蒸)木鳖子(去壳)各30克制法研为粗末。功能主治养荣泄热,通

  • 清茶油膏

    药方名称清茶油膏处方生清油,茶叶末各适量。制法用等量生清油与茶叶末调为糊膏,装入磁罐备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主外感风热,毒邪凝聚,或脾胃蕴积热毒,或脾虚气弱,眼睑气血瘀滞。用法用量挑清

  • 马牙消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马牙消散药方名称马牙消散处方马牙消30克(细锉)朱砂30克(细研)龙齿30克犀角屑30克黄芩30克甘草30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细过罗为散,研匀。功能主治治心黄。心神恍惚,

  • 加减益元汤

    药方名称加减益元汤处方甘草、当归、白芍、川芎、陈皮、升麻、桔梗。功能主治痘症胖期虚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