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仙饮

八仙饮

《活幼心书·拾遗》:八仙饮

药方名称八仙饮

处方生干地黄(净洗,焙干)5钱,赤芍药5钱,大川芎5钱,羌活5钱,川当5钱,归尾(酒洗,焙干)5钱,龙胆草5钱,汉防己5钱,甘草5钱。

功能主治血风目疾,经久不愈,昼夜涩痛,视物不明,甚至生翳散漫,投诸药未验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白蜜半匙,煎8分,去滓,食后,临卧2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拾遗》

《产科发蒙·附录》:八仙饮

药方名称八仙饮

处方茯苓陈皮茯苓木通当归金银花大黄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赤白带下不止,阴门瘙痒。

用法用量上药每服4钱,水2盏,煎1盏,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附录》

猜你喜欢

  • 炼真丸

    药方名称炼真丸处方大腹子210克(童便浸,切)茅山苍术(去皮,泔浸,麻油炒)人参茯苓各90克 厚黄柏90克(童便、乳汁、盐水各制30克)鹿茸(大者)1对(酥炙)大茴香(去子)30克淫羊藿(去刺,羊脂拌

  • 藜芦敷方

    药方名称藜芦敷方别名藜芦膏(《证治准绳·幼科》卷三)。处方藜芦(末)猪脂各60克制法上两味药相和,调如糊状。功能主治治反花疮久不愈,疮口胬肉凸起者。现用于皮肤肿瘤。用法用量涂疮上,每日三至五次。摘录《

  • 锭子眼药

    药方名称锭子眼药处方黄丹1两(飞),黄柏半两(去皮),黄连半两(去须),枯白矾半两,炉甘石半两(用黄连制),铜绿半两,硇砂3钱,川乌3钱(炮),干姜2钱,蝎梢1钱,信半钱(火煅),乳香少许,没药少许。

  • 附子麻黄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附子麻黄汤药方名称附子麻黄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节)白术干姜甘草(炙)人参等分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口歪,语音混浊,心腹膜胀,气

  • 白虎化斑汤

    药方名称白虎化斑汤处方石膏(生用)、知母、生甘草、蝉蜕、麻黄、大黄(生用)、黄芩、连翘、黑参、竹叶。功能主治痘为火闷,不得发出。用法用量水煎,大剂频服。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敛口稀锦散

    药方名称敛口稀锦散处方豨莶草(焙干,为极细末)、鸡肉锦(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敛口。主溃疡日足肉满。用法用量和匀。掺疮口,每用先以麻油抹过方掺。摘录《外科百效》卷一

  • 安卧如神汤

    药方名称安卧如神汤别名安睡如神汤处方茯苓1钱,茯神1钱,白术1钱,山药1钱,寒水石(煅)1钱,枣仁1钱,远志7分,炙草7分,朱砂5分,人参4分。功能主治通宵不寐。用法用量安睡如神汤(《医学集成》卷三)

  • 利咽解毒颗粒

    药方名称利咽解毒颗粒处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浙贝母、麦冬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无糖型)。

  • 麻黄煎

    药方名称麻黄煎处方麻黄4两,茯苓4两,防风5两,泽漆5两,白术5两,杏仁1升,大戟1升,清酒1升,黄耆3两,猪苓3两,泽泻4两,独活8两,大豆2升(水7升,煮取1升)。功能主治利小便。主风水,通身肿欲

  • 除风益损汤

    《原机启微》卷下:除风益损汤药方名称除风益损汤处方熟地黄当归白芍药川芎各3克藁本前胡防风各2.1克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活血通络。主目为物伤,及血虚头痛。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