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催汤丸

催汤丸

《中国药典》:催汤丸

药方名称催汤丸

处方木香膏30g 土木香20g悬钩子茎(去皮、心)90g 木藤蓼(去皮)50g 野姜20g诃子(去核)36g余甘子40g 毛诃子(去核)20g 块根糙苏60g

来源系藏族验方。

性状为灰黄色的大丸,表面粗糙,纤维碎末明显;气香,味苦、辛、微咸。

炮制上九味,除土木香膏外,其余土木香等八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用土木香膏与水制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止痛。用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关节酸痛;防治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冷水约400ml浸泡1~2小时后,煎至约300ml,趁热服汤;一次1~2丸,一日3次。

注意肾病患者慎用。

规格每丸重4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一部:催汤丸

药方名称催汤丸

处方木香膏30g,土木香20g,悬钩子茎(去皮、心)90g,土藤蓼(去皮)50g,野姜20g,诃子(去核)36g,余甘子40g,毛诃子(去核)20g,块根糙苏60g。

制法以上9味,除土木香膏外,其余土木香等8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用土木香膏与水制丸,干燥即得,每丸重4g。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止痛。防治流行性感冒。主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冷水约400毫升浸泡1-2小时后,煎至约300毫升,趁热服汤,1次1-2丸,1日3次。

注意肾病患者慎用。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猜你喜欢

  • 龟蜡丹

    药方名称龟蜡丹处方血龟版1大个,白蜡1两。制法将龟版安置炉上烘热,将白蜡渐渐渗上,掺完,版自炙枯,即移下退火气,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对口疔疮,发背流注,无论初起将溃已溃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

  • 对口仙方

    药方名称对口仙方别名对口背痈仙方处方鲫鱼1个(去鳞、肠)。功能主治对口。用法用量对口背痈仙方(《疡医大全》卷二十二)。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补气补血汤

    药方名称补气补血汤处方栗壳3钱,当归2钱,黄耆2钱,玉竹(蜜炙)1钱半,白术(土炒)1钱半,川芎1钱半,熟地1钱半,蒺藜1钱半,茯苓1钱半,二花1钱半,白芍3钱,甘草3分。功能主治酒病气血滞涩,结痰红

  • 牛蒡蝉蜕酒

    药方名称牛蒡蝉蜕酒处方牛蒡根(或子)500g蝉蜕30g 黄酒1500ml炮制将牛蒡根(或子)捣碎;与酒同置于瓶中,密封;3~5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服用。功能主治散风宣肺,清热解毒,利咽散结,透疹止

  • 柴芩四物汤

    药方名称柴芩四物汤处方柴胡、黄芩、生地、当归、白芍药、牡丹皮。功能主治热入血室,及血虚发热。摘录《伤寒大白》卷四

  • 黄金丸

    《一盘珠》卷八:黄金丸药方名称黄金丸处方明雄黄5钱,胆星5钱,川郁金5钱,玄明粉5钱,熟大黄5钱(古方用巴豆,恐其性火烈,故以玄明粉、大黄易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急热急惊,热痰结胸。用法用量

  • 胶艾丸

    药方名称胶艾丸处方香附生地枳壳白芍砂仁艾叶阿胶制法上药研未,用山药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经行后期太甚。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 护睛丸

    药方名称护睛丸处方木香1两,大黄1两,黄芩1两,黑参1两,射干半两,细辛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胎中受热,目患内障。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

  • 救荒丹

    药方名称救荒丹处方黑豆5升(洗净)。制法上蒸3遍,晒干,去皮为末,火麻子3升,汤浸1宿,捞出晒干,用牛皮胶水拌晒,去皮淘净,蒸3遍碓捣,渐次下黑豆末和匀,用糯米粥为丸,如拳大。入甑蒸,从夜至子,住火,

  • 加参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参平胃散处方人参1钱,白术(土炒)1钱,苍术(米泔浸制)7分,厚朴(姜制)7分,陈皮4分,炙草4分。功能主治孕妇脾气虚弱,饮食停滞,以致腹胀呕吐。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摘录《胎产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