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香散

二香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木香藿香白豆蔻、半夏曲、厚朴(姜制)、陈皮茯苓苍术甘草(炙),各半两。益智仁、缩砂仁,各一两。丁香,二钱半。

功能主治治风气食三证通用,调畅胃气,须兼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半,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世医得效方》卷一: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紫苏陈皮苍术各30克香薷(去根)60克 香附子75克(炒去毛)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甘草扁豆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感冒风寒暑湿,呕恶泻利,腹痛;瘴气,及饮冷当风,头痛身热,伤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木瓜2片,葱白2根同煎,热服。外感肿满,先以此方多加车前子、木瓜煎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一

医学心悟》卷五: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砂仁木香黑姜陈皮炙甘车各30克香附90克(姜汁炒)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散寒消食。主产后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心腹疼痛,口鼻气冷,吞酸满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生姜汤调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五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藿香1钱2分,丁香1钱,白滑石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止吐。主

用法用量每服5-7分,米饮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人己良方》: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青皮1钱,陈皮1钱,木香6分,诃子5分,丁香10粒,沉香7分,甘草4分(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痰喘,日夜不宁,喉中痰响,不能唾出,或将出而复吞下,手足冷而喘息不安,或身微热而足冷;或病后体虚,寒痰上涌,或喘咳吐泻兼作,或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量儿大小,以滚汤调服2-3分;或用药煎汤亦可。

各家论述青皮陈皮为君,以顺气化痰;木香去寒气;诃子敛肺气;丁香温脾胃,脾暖则不吐;沉香为使,如钱如石之坠也。

摘录《人己良方》

松峰说疫》卷二: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木香(末)3分,檀香(末)3分。

功能主治天行壮热。

用法用量清水和服;仍用温水调涂囟门。

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医部全录》卷一五二: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赤龙爪20个,苦丁香20个,苦葫芦子1撮,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中肉蝼蛄

用法用量用纸捻子蘸药末点之。

摘录《医部全录》卷一五二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香鼠1枚(和毛炙令焦),麝香少许(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远年冷漏。

用法用量有脚底被签破,经百日疮口不合,贴此药遂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济阳纲目》卷九十二: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木香沉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气郁于下,小便隐秘不通。

用法用量陈皮茯苓汤调下,空心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二

《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五: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苏茎叶1两,陈皮1两,苍术1两,香薷2两,香附子2两,厚朴半两,甘草半两,扁豆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四时感冒冷湿寒暑,呕恶泄利,腹痛瘴气,饮冷当风,头疼身热,伤食不化。

用法用量伤寒不敢服麻黄桂枝,初以此药解表发散。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五

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如宜方》: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香薷、白扁豆厚朴陈皮香附、苏叶、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夏日得病,头疼身热,伏暑、伤寒疑惑之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脑痛,加连须葱煎。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如宜方》

活幼心书》卷下: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白胶香半钱,降真香(用心,无土气者)半钱,海螵蛸半钱,五倍子(去内虫屑)半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瘰疬脓汁不干。

用法用量先用槲皮散煮水,净洗患处,后以此药1钱或2钱干涂上,外将水纸封掩。3-5次即效。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直指》卷二十二: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木香半两,藿香叶半两,白豆蔻仁半两,半夏曲半两,厚朴(制)半两,橘皮半两,茯苓半两,苍术(炒)半两,甘草(炙)半两,益智仁1两,缩砂仁1两,丁香2钱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调畅胃气。主痈疽兼风、气、食三证者。

用法用量每2钱半,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吴氏集验方》: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赤芍药半两,姜黄1分,木香2钱,丁香49粒(怀干)。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脾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1盏,去滓,发时热服。

注意忌生冷。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吴氏集验方》

《妇人良方》卷十二: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附子1两,藿香叶2钱,甘草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气不安,气不升降,饮食不美,呕吐酸水,起坐觉重。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点下。

摘录《妇人良方》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丁香(直者)49粒,丁香21枚(为末),石燕子1枚(捣,研),硫黄(研)3钱,腻粉(炒)1钱匕(研),密陀僧(研)3钱,硇砂(研)3钱。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乳癖。

用法用量每服一岁半钱匕,二岁1钱匕,十岁以上2钱匕,用面汤调下。如左肋下病,卧左边;如右肋下病,卧右边,至晓取下癖积是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医方大成》卷二:二香散

药方名称二香散

处方藿香正气散、黄连香薷散。

功能主治暑湿相搏,霍乱转筋,烦渴闷乱。

用法用量各相拌和,加生姜、葱,水煎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二

猜你喜欢

  • 寒水石粉散

    药方名称寒水石粉散处方寒水石、芒消、滑石、石膏、赤石脂、青木香、甘草(炙)、大黄、黄芩、芎?、麻黄(去节)、牡蛎(熬)各等分。制法上捣筛。功能主治少小壮热,不能服药者。用法用量以粉1升和药屑3合,复下

  • 络石汤

    《普济方》卷三五二:络石汤药方名称络石汤处方络石(亦名石龙藤)。功能主治产后瘦损,不能饮食,腹中有血块,淋沥不尽,赤白带下,天行心闷。用法用量煎叶服之。亦浸酒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二《圣济总录》卷一

  • 大蒜膏

    《中国医学大辞典》:大蒜膏药方名称大蒜膏处方独头蒜数颗。制法捣烂,麻油拌和。功能主治消毒止痛。主恶疮肿痛不眠。用法用量厚敷疮上,干又换敷。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汉药神效方》:大蒜膏药方名称大蒜膏处方

  • 参附龙牡汤

    药方名称参附龙牡汤处方参附汤加龙骨、牡蛎。功能主治敛汗、潜阳,扶正固脱。主阴阳俱竭,阳越于上,汗出肢冷,面色浮红,脉虚数或浮大无根者。临床应用中风阳脱证:某女,61岁,近10天来精神软弱,头痛加重,卧

  • 加减疏风清上散

    药方名称加减疏风清上散处方防风、荆芥、川芎、白芷、柴胡、黄芩、山栀、甘草。功能主治时行感冒头痛,恶风发热,烦渴有汗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系辛凉解表之剂。用川芎、白芷以除风痛,防风、荆芥、柴胡

  • 黑豆蛋酒汤

    药方名称黑豆蛋酒汤处方黑豆60克 鸡蛋2个 米酒120克制法将黑豆、鸡蛋用文火同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再煮即成。功能主治调中,下气,止痛。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用法用量每日2次,服时加米酒,吃蛋喝汤。摘录

  • 缚虎圆

    药方名称缚虎圆处方砒(成块好者乳细)、黄蜡,各半两。炮制上将黄蜡熔开,下砒,以柳条七个,逐个搅,头焦即换,俟用足取起,旋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休息痢经一、二年不瘥,羸瘦衰弱。兼治脾疼腰痛。用法用量每

  • 夏天无片

    药方名称夏天无片来源为夏天无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味苦。炮制取夏天无250g,粉碎成细粉备用;另取夏天无350g,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 砒枣散

    药方名称砒枣散处方红枣3枚(每个去核,入红砒黄豆大1粒,扎好,炭火上煅尽白烟为度,出火气,共为细末)人中白(煅)1.5克冰片0.15克芦荟1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掺患处。摘录《外

  • 护心七厘散

    药方名称护心七厘散处方接骨虫(不拘多少,放入坛内,又放酒酱在内,候虫自吃饱,取出晒干为末)、闹羊花子(不拘多少,烧酒拌透,晒干为度,研末)、黄耆、当归、枣仁、桔梗、甘草、人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