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和散

二和散

药方名称二和散

别名二和汤

处方藿香叶、香附子(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调适阴阳,和养荣卫,和冷热,消食快气。主心胃气痞,饮食不进,疮疹,并伤寒冷热不和,阴阳痞气,气不升降。

用法用量二和汤(《准绳·幼科》卷五)。

摘录《鸡峰》卷三十

猜你喜欢

  • 戈制半夏

    药方名称戈制半夏处方姜半夏4两,龙涎香1钱,毛橘红2钱,伽楠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用化橘红5钱熬水,竹沥水1两,红曲兑色,江米面糊成饼,每个重5分,晒干即成。功能主治舒气降逆,化痰止喘。主中风痰厥,蓄

  • 朱砂消痰饮

    药方名称朱砂消痰饮处方牛胆南星15克朱砂7.5克(另研)麝香0.6克(另研)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痰迷心窍,惊悸怔忡。用法用量临卧姜汤调下3克。摘录《古今医统》卷五十

  • 红花苏木汤

    药方名称红花苏木汤处方苏木、红花、桃仁、穿山甲、玄胡索、牡丹皮、红曲、香附、番降香、麦芽、通草、山楂、蒲黄、赤芍。功能主治因跌扑、负力,或大怒,或饮热,或吐衄血不尽,以致死血留于胁下,胃脘、腹中作疼,

  • 利膈化痰丸

    《袖珍》卷一:利膈化痰丸药方名称利膈化痰丸处方白术4两,皂角(去皮弦子)3两,生半夏(切)、白矾2两(研)。制法上将皂角揉水半碗,浸半夏、白矾,春五、夏三、秋冬十日,不用皂角,晒,为末,姜汁为丸,如梧

  • 大黄耆丸

    药方名称大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柏子仁1两,天门冬(去心)1两,白术1两,干地黄1两,远志(去心)1两,泽泻1两,薯蓣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石斛1两,麦门冬(去心)1两,牛膝1两,杜仲(炙)1

  • 莲肉丸

    药方名称莲肉丸处方莲肉(去心)、白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梦泄白浊。用法用量空心白汤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三引《海上良方》

  • 附子六合汤

    《医垒元戎》:附子六合汤药方名称附子六合汤处方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 熟干地黄12克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各3克功能主治治妊娠伤寒,邪入少阴,四肢拘急,身凉微汗,腹中痛,脉沉而迟。用法用量水煎

  • 加减美髯汤

    药方名称加减美髯汤处方何首乌30克,当归30克,杭白芍12克,鱼鳔胶9克(烊化),菟丝子10克,补骨脂9克,枸杞子10克,怀牛膝10克,代赭石6克,淡竹叶9克,连翘心4.5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补养

  • 丹青饮

    《医醇剩义》卷三:丹青饮药方名称丹青饮处方赭石9克麦冬4.5克(青黛拌)杭菊6克石斛9克 潼蒺藜9克 白蒺藜9克沙参12克桑叶3克橘红3克 贝母6克杏仁9克旋复花3克(绢包扎好)功能主治平肝降逆,化痰

  • 酒豉方

    药方名称酒豉方别名豆豉酒处方清美酒1升,好豉5合(绵裹)。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用法用量豆豉酒(《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