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独零余子

黄独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黄独零余子

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

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

别名狗嗽子(《福建民间草药》)。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腋中的珠芽。7~8月成熟时采收。

性状珠芽呈圆球形,径约2厘米。外皮棕褐色,上有淡棕色、细小之颗粒状突起,径约1毫米。除去外皮后,显青绿色,内肉呈黄白色,新鲜的切开后断面有粘液渗出,片刻即渐转深黄色及至淡黄色。味微苦。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百日咳,咳嗽,头痛。

《福建民间草药》:"生用催吐,解诸药毒,熟用治热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磨汁或浸酒。外用:切片贴。

复方①治百日咳:鲜狗嗽子三至五钱,切片,酌加冰糖,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咳嗽:黄独零余子一钱五分至三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解诸药毒:鲜狗嗽子和开水磨汁一盏,用开水送服,可催吐,以污物吐尽为止。(《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头痛:鲜狗嗽子切成薄片,贴在太阳穴。(《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食道癌、子宫癌、直肠癌:黄独干珠芽十两,切片,62度白酒三斤,装入小口陶罐内,石膏封口,糠火慢烧二小时,或将陶罐放入锅内,慢火蒸二小时,提出陶罐,稍冷后放入冷水中浸七天七夜,过滤即得。成人每日50毫升,少量频饮,以不醉为度。(《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独零余子

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

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

英文名Bulbil of Airpotato Yam

别名狗嗽子、零余子、黄独果、黄独珠芽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腋内生长的紫褐色珠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bulbifera L.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独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至长圆形,近于土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茎圆柱形,左旋,无毛。单叶互生;叶柄较叶片稍短;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5-16(-26)cm,宽2-14(-26)cm,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直径1-3cm,外有圆形斑点。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排列成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长20-50cm,退化雄蕊6,长仅为花被片的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长1.5-3cm,宽0.5-1.5cm,两端圆形,成熟时淡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的顶端,种翅栗褐色,向种子上方延伸,呈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洒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味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散结解毒。主痰热咳喘;百日咳;咽喉肿痛;瘿瘤;瘰疬;疮疡肿毒;蛇犬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磨汁、浸酒。外用:适量,切片贴或捣敷。

注意不宜过量或久服;脾胃虚弱者不宜磨汁服。

复方①治百日咳: 鲜狗嗽子三至五钱,切片,酌加冰糖,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咳嗽: 黄独零余子一钱五分至三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③解诸药毒: 鲜狗嗽子和开水磨汁一盏,用开水送服,可催吐,以污物吐尽为止。(《福建民间草药》)④治头痛: 鲜狗嗽子切成薄片,贴在太阳穴。(《福建民间草药》)⑤治食道癌、子宫癌、直肠癌: 黄独干珠芽十两,切片,62度白酒三斤,装入小口陶罐内,石膏封口,糠火慢烧二小时,或将陶罐放入锅内,慢火蒸二小时,提出陶罐,稍冷后放入冷水中浸七天七夜,过滤即得。成人每日五十毫升,少量频饮。以不醉为度。(《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福建民间草药》:生用催吐,解诸药毒,熟用治热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仙茅

    药材名称白仙茅拼音Bái Xiān Máo别名细叶刺参、刺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川续科植物大花刺参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a nepalensis D.Don var.delavayi(Fra

  • 小叶黑面叶

    药材名称小叶黑面叶拼音Xiǎo Yè Hēi Miàn Yè别名小柿子、地石榴、黑面叶、跳八丈、小叶山漆茎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小叶黑面叶Breynia patens B

  • 猪母柴根

    药材名称猪母柴根拼音Zhū Mǔ Chá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反针叶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ancifolium Hsu.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切片晒

  • 铅霜

    《中药大辞典》:铅霜药材名称铅霜拼音Qiān Shuānɡ别名铅白霜(《本草图经》)。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用铅加工制成的醋酸铅。制法将醋酸置磁皿中,投入氧化铅,搅匀,加微温溶解后,乘温过滤,放冷,

  • 青蒿子

    《中药大辞典》:青蒿子药材名称青蒿子拼音Qīnɡ H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打下果实晒干。性味《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

  • 雪里开

    《中药大辞典》:雪里开药材名称雪里开拼音Xuě Lǐ Kāi别名蛇松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雷、拐子药(《湖南药物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莨科植物单叶铁线莲的根或叶。原形态常绿藤

  • 木棉花

    《中药大辞典》:木棉花药材名称木棉花拼音Mù Mián Huā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春季采收盛开花朵,晒干或烘干。原形态木棉(杨孚《异物志》),又名:古贝(

  • 条叶垂头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条叶垂头菊药材名称条叶垂头菊别名线叶点头菊来源菊科条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linear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青海、甘肃、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厚朴

    《中国药典》:厚朴药材名称厚朴拼音Hòu Pò英文名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别名川朴、紫油厚朴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

  • 雀脑

    《中药大辞典》:雀脑药材名称雀脑拼音Què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脑髓。性味《别录》:"平。"归经《滇南本草》:"入肾。"功能主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