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鸦葱

鸦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鸦葱

药材名称鸦葱

拼音Yā Cōnɡ

别名罗罗葱、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

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鸦葱Scorzonera glabra Rupr.[S. austriaca Willd.],以入药。春夏秋均可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鲜用或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外用治疔疮,痈疽,毒蛇咬伤,蚊虫叮咬,乳腺炎。

用法用量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捣汁擦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下列2种亦同等入药:蒙古鸦葱Scorzonera mongolica Maxim. Var. putjatae C. Winkl.;狭叶鸦葱(草防风)Scorzonera radiata Fisch.。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鸦葱

药材名称鸦葱

拼音Yā Cōnɡ

别名土参、黄花地丁(《南京民间药草》),人头发、老鹤咀子(《江苏药材志》)。

出处救荒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罗罗葱、鸦葱等的。夏、秋采挖。

原形态①罗罗葱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无毛。具圆锥形块状根,根颈部密被枯叶残留的纤维状维管束。基部叶丛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30厘米,宽6~2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窄狭成柄,全缘或边缘略呈微波状,无毛,具脉3~5条;叶柄基部边缘稍扩大成鞘。花茎单一,具鳞片状叶数枚,或具小而无柄的茎生叶;头状花序大形,单生于茎顶;总苞片多层,长2.5~3厘米,外层苞片三角状卵形至长三角状披针形,内层苞片披针形,边缘薄膜质,无毛;花托平坦;花全部舌状,黄色,两性,舌片窄披针形先端平截,有5齿;雄蕊5;雌蕊1,柱头2歧。瘦果无毛或有微毛,长筒形;冠毛白色,具羽状锯齿。花期4~5月。

生山坡草地。分布华北、华东各地。

②鸦葱

形态与上种近似,叶长圆形至披针形,边缘通常波状弯曲。头状花序总苞片5列。

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

同属植物蒙古鸦葱,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亦同等入药。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长可达20厘米以上,直径6~10毫米;表面棕黑色,有纵横皱纹,上部具密集的横皱纹,根头部残留众多棕色毛须(叶基纤维束与维管束)。质较疏松,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含橡胶、菊糖、胆碱。

性味①《江苏药材志》:"味微苦涩。"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微苦,寒。"

功能主治《江苏药材志》:"消肿解毒。治五痨七伤,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烂敷。

复方治疗疮及妇女乳房肿胀:鸦葱根打烂敷,(《南京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鸦葱

药材名称鸦葱

拼音Yā Cōnɡ

英文名root of Austrian serpentroot

别名鸦葱、土参、黄花地丁、人关发、老鹤咀子、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鸦葱、蒙胧古鸦葱、叉枝鸦葱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corzonera ruprechtiana Lipsch. Et Krasch. [Scoraonera austriaca Willd.; S.austriaca Willd. Subsp.glabra Lipsch. Et Krasch.]2.Soorzonera mongolica Maxim.3.Scorzonera diuaricata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鸦葱 多年生草本,高15-25(-50)cm。根圆柱形,根颈部具多数残存纤维状残叶鞘,黑褐色。茎无毛,直径3-6mm,常在头状花序下膨大。基生叶宽披针形至条椭圆状卵形,基部渐狭成有翅的叶柄,长20-30(-40)mm,无毛,边缘平展;茎生叶2-3枚,下部的宽披针形,上部鳞片状。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大,长3.5-4.5cm,总苞宽1.2-1.5cm;外层总苞片宽卵形,无毛,内层椭圆形;舌状花黄色,两性,结实。瘦果,长10-13mm,无毛,有纵肋;冠毛污白色,羽状。花期4-5月,果期6-7月。

2.蒙古鸦葱 多年生草本,高6-30cm。灰绿色,无毛。根垂直,圆柱状,粗或细,单头或多头;根颈被纤维状硬鞘,褐色或乳黄色,内面有厚或薄绵毛。茎多数,上部分枝,直立自基部铺散。叶肉质,灰绿色,粗涩,具不明显的3-5脉;基生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基部收缩成短柄,柄基扩大成鞘状;茎生叶无柄,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或分枝顶端,狭圆锥状,长1.8-2.8cm,果期达3.5cm,宽3-7mm;总苞片无毛或有微毛,外层卵形,内层长椭圆状条形;舌状花黄色,干时红色。瘦果,长7mm,有纵肋,上部有疏柔毛;冠毛白色,羽状。花期5-9月,果期7-9月。

3.叉枝鸦葱 多年生草本,高约50cm。根状茎被鞘状或纤维状撕裂的残叶。全株黄绿色或灰绿色,有白粉,通常自根状茎上部发出多数铺散或直立的茎;茎叉状分枝、少分枝、不分枝或仅花序茎有分枝。叶条形,长3-12cm,宽1-3(-5)mm,无毛,先端反卷弯曲或不反卷弯曲,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单生顶端,有4-5个舌状花;总苞圆柱形,宽约5mm,被白色短柔毛;总苞片3-4层,外层卵形,内层长椭圆状披针形;花全部舌状,黄色,两性,结产。瘦果,无毛无喙;冠毛羽状。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草地。

2.生于盐碱地或河边湿地。

3.生于山坡向阳地及河谷砾石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等地区。

1.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山东等地。

3.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根呈长圆柱形,长可达20cm以上,直径6-10mm;表面棕黑色,有纵横皱纹,上部具密集的横皱纹,根头部残留众多棕色毛须(叶基纤维束与维管束)。质较疏松,断面黄白色。 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鸦葱根含橡胶,菊糖(inulin),胆碱(cho-line)。叶含镍(Ni)、铬(Cr)、钴(Co)、钙(Ca)、镁(Mg)、铁(Fe)等微量元素。

性味微苦涩;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主五痨七伤;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烂敷。

复方治疔疮及妇女乳房肿胀:鸦葱根打烂敷。(《南京民间药草》)

各家论述《江苏药材志》:消肿解毒,治五痨七伤,疔疮痈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羯布罗香

    药材名称羯布罗香拼音Jié Bù Luó Xiānɡ出处羯布罗香与龙脑香一样系外来药物。《本草衍义》引《大唐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咤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干如松株,叶异,湿时无香。采干之后折之

  • 白山苔

    《中药大辞典》:白山苔药材名称白山苔拼音Bái Shān Tái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的叶。全年可采,阴干,或采鲜叶熬膏。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达50厘米。多分

  • 小狗脊

    药材名称小狗脊拼音Xiǎo Gǒu Jǐ别名冷蕨萁、复叶耳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美观复叶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chniodes speciosa(Don)Ching[Aspid

  • 蓝叶棵

    药材名称蓝叶棵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来源爵床科蓝叶棵Cystacanthus yunnanensis W. W. Smith,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

  • 蓟罂粟

    药材名称蓟罂粟拼音Jì Yīnɡ Sù英文名Mexican Pricklepoppy别名老鼠竻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

  • 香石藤果

    《中药大辞典》:香石藤果药材名称香石藤果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秋、冬采收,蒸后取出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草本三角枫

    《中药大辞典》:草本三角枫药材名称草本三角枫拼音Cáo Běn Sān Jiǎo Fē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性味微苦,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利

  • 飞机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机草药材名称飞机草拼音Fēi Jī Cǎo别名香泽兰来源为菊科泽兰属植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洗净鲜用。原形态多年生常绿亚灌

  • 桑寄生

    《中国药典》:桑寄生药材名称桑寄生拼音Sānɡ Jì Shēnɡ英文名HERBA TAXILLI别名寄生、桑上寄生来源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

  • 白花藤

    《中药大辞典》:白花藤药材名称白花藤拼音Bái Huā Ténɡ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圆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