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鳞叶藓

鳞叶藓

《全国中草药汇编》:鳞叶藓

药材名称鳞叶藓

别名多枝鳞叶藓

来源苔藓类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num (Mitt.) Fleisc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

功能主治主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鲜品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鳞叶藓

药材名称鳞叶藓

拼音Lín Yè Xiǎn

英文名scale leaf moss

别名长叶鳞叶藓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灰藓科植物鳞叶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phyllum taxirameum (Mitt.) Fleisch.[Stereodon taxirameus Mit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晒干研末,过筛,消毒备用。亦可鲜用。

原形态植物体扁平,柔软,黄绿色、暗绿色微带红褐色,略有光泽。茎匍匐,长2-4cm,不规则羽状分枝。叶2列,长卵状阔披针形,渐尖;中肋二出,甚短或缺失;叶边具细齿。叶尖细胞菱形,中下部细胞狭长梭形或线形,具前角突。雌雄异株。蒴柄红褐色,纤细;孢蒴长卵形,褐色;蒴盖圆锥形,具细长喙;蒴齿黄色,下部有横纹;蒴帽早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地、树干上、腐木上,及岩石表面的腐殖质上。四季均可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北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台湾、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集成片状,绿色或暗绿色,微有光泽。分离后每株呈扁平状,茎长可达4cm,不规则分枝,背叶和腹叶两侧斜生,呈扁平2列,紧贴茎上,湿润展平后,叶基部长卵形,上部阔披针形,渐尖,中肋2,甚短或缺,叶缘褐色;蒴盖圆锥形,具长喙,蒴齿具横纹。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叶片上部细胞由小形绿色细胞和大形无色细胞所构成,两种细胞混生。角细胞分化明显,具前角突。叶缘细胞狭长。

性味淡;凉

归经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止血敛疮。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止血、消炎的功能。用于治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扇子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扇子七药材名称扇子七拼音Shàn Zi Qī别名扇子还阳、阴阳扇、双扇兰、大对月草、菊花双叶草、一把伞、连子七来源兰科杓兰属植物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

  • 小果倒地铃

    药材名称小果倒地铃拼音Xiǎo Guǒ Dǎo Dì Línɡ别名炮卜草、金丝苦楝、三角泡、三角藤、包袱草、倒地铃(《广西中草药》),粽仔草、尪子目珠(《福建中草药》)。出处《常用

  • 短柄菝葜

    《中药大辞典》:短柄菝葜药材名称短柄菝葜拼音Duǎn Bǐnɡ Bá Qiā别名土茯苓、金刚豆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柄菝葜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态落叶攀援灌木。地下茎块状,茎

  • 苏头

    《中药大辞典》:苏头药材名称苏头拼音Sū Tóu别名紫苏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或白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秋季采收,将紫苏或白苏全株拔起,切取根头

  • 瑞香根

    《中药大辞典》:瑞香根药材名称瑞香根拼音Ruì Xiānɡ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根或根皮。性味《纲目》:"甘咸,无毒。"功能主治《医学集成》:&quo

  • 大雪上一枝蒿

    药材名称大雪上一枝蒿拼音Dà 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多裂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polyschistum Hand.Mazz.采收

  • 小紫含笑

    药材名称小紫含笑拼音Xiǎo Zǐ Hán Xiào别名青竹兰、黑搜山虎、牌楼七、牌骨七、火烧兰、牛舌片、兰竹参、小乌纱、牌楼笋、羊合七、见血飞、红将军出处小紫含笑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八群芳类,

  • 黄羊油

    《中药大辞典》:黄羊油药材名称黄羊油拼音Huánɡ Yánɡ Yóu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脂肪。功能主治治痔疮,黄羊油涂患部。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麝香壳

    《中药大辞典》:麝香壳药材名称麝香壳拼音Shè Xiānɡ Ké别名臭子壳、麝壳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鹿科动物麝的香腺囊的外皮。将香腺囊对剖,取去麝香,剩下的外壳,干燥后即成。生

  • 大千生

    药材名称大千生拼音Dà Qiān Shēnɡ别名冰粉、水晶凉粉、假酸浆、田珠来源茄科假酸浆属植物大千生Nicandra Physaloides (L.)Gaertn.,以全草、果及种子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