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鳖血

鳖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鳖血

药材名称鳖血

拼音Biē Xuè

别名团鱼血

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入药。

生境分部从东北到海南岛、陕西、甘肃、四川、云南。

功能主治滋阴退热。并有强壮作用。

治肺结核潮热:鳖1只,取血,以热黄酒适量,冲服,当日服完,以能持续用者为好。

复方鳖血炒柴胡:亦用于肺结核,退虚热。

鳖血石灰:外用撒布治外伤出血(包括跌打伤、刀伤、枪珠弹片伤等)。制法:宰鳖取血,滴入干石灰粉内,搅和捏成团,穿线其中,悬于通风处阴干,研末即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鳖血

药材名称鳖血

拼音Biē Xuè

出处《纲目》

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

功能主治治口眼歪斜,虚劳潮热,脱肛。

①《药性论》:"鳖头血涂脱肛。"

②《纲目》:"治风中血脉,口眼歪僻,小儿疳劳潮热。"

③《现代实用中药》:"生饮,用于结核潮热有效。"

复方①治中风口歪:鳖血调乌头末涂之,待正则即揭去。(《肘后方》)

②治小儿诸疳:吴茱萸、胡黄连(锉碎,用鳖血浸一宿,同吴茱萸炒令干焦,去吴萸不用)、白芜荑仁、柴胡(去芦)各等分。上为细末,用獖猪胆汁浸,蒸饼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丸,热水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鳖血煎丸)

各家论述《纲目》:"按《千金方》云,目瞤、唇动、口歪,皆风入血脉,急以小续命汤服之,外用鳖血或鸡冠血调伏龙肝散涂之,干则再上,甚妙。盖鳖血之性急缩走血,故治口歪、脱肛之病。"

临床应用治疗骨关节结核:将鳖用生理盐水洗净,以无菌操作切断其单侧颈动脉(避免损伤气管),放血入无菌试管中,分离血清,置于2~4℃冰箱中备用。用时以无菌注射器吸取鳖血清2毫升,加0.25%普鲁卡因0.5毫升,肾上腺素0.1毫升(预防血清过敏反应),肌肉注射,每日1次。注射前后使患者保持绝对安静。治疗12例,其中10例经5~20次后临床治愈;2例显效后中断治疗。一般注射血清3次以上,局部肿胀疼痛即见消失,瘘孔愈合,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鳖血

药材名称鳖血

拼音Biē Xuè

英文名Soft-shelled Turtle blood, fresh-water turtle blood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或山瑞鳖的新鲜血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2.Trionyx steindachneri Siebenrock

采收和储藏:捕捉杀死时取其鲜血,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1.中华鳖,体呈椭圆形或近卵圆形,成体全长约30-40cm。头尖,吻长,形成吻突呈短管状;鼻孔位于吻突前端,上下颌缘覆有角质硬鞘,无齿,眼小;瞳孔圆表,鼓膜不明显,颈部可长达70mm以上,颈基部无颗粒状疣,头、颈可完全缩入甲内。背腹甲均无角质板而被有革质软皮,边缘具柔软的较厚的结缔组织,谷称裙边。背面皮肤有突起小疣,成纵行棱起,背部中央稍凸起,椎板8对,肋板8对,无臀板,边缘无缘板相连。背部骨片没有完全骨质化,肋骨与肋板愈合,其末端突出于肋板外侧。四肢较扁平,前肢5指;内侧三指有外露的爪;外侧二指的爪全被皮肤包裹而不外露,后肢趾爪生长情况亦同,指、趾间具蹼而发达。雄性体较扁而尾较长,末端露出于裙边;雌性尾粗短,不露出裙边。泄殖肛孔纵裂。头颈部上面橄榄绿色,下面黄色,下颌至喉部有黄色斑纹,两眼前后有黑纹,眼后头顶部有10余个黑点。体背橄榄绿色或黑棕色,具黑斑,腹部肉黄色,两侧裙边处有绿色大斑纹,近尾部有两团豌豆大的绿色斑纹。前肢上面橄榄绿色;下面淡黄色,后肢上面色较浅。尾部正中为橄榄绿色,余皆为淡黄色。

2.山瑞鳖,体近圆形,当体重9kg时,长、宽达36cm×21cm,体重大者可达20kg。体背隆起,皮肤粗糙,体背、边缘、颈基部、四肢及尾部均有大小不等的肉质喜钉状突起;体后部的鼓钉更大而密。边缘内质裙边甚为肥厚。四肢粗壮,侧扁。尾短,略呈扁圆锥形,基部宽,末端尖。体灰黑色、墨绿色、紫黑色或黑青莲色。头、四肢乌黑色或墨绿色。腹面乌黑色带紫,具深色斑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湖泊、河流、池塘及水库等水域。

2.生活在山区的河流、溪、潭中。

资源分布:1.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地未见报道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采用同位素标记物掺入法观察到鳖血汪可抑H-TdR、3-H-UP和H-Leu掺入癌细胞,其中掺入艾氏腹水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6.8%,94.8%,91.9%,当改用S180和P338腹水型肿癌细胞用靶细胞时,结果相似,说明鳖血清可强烈地抑制癌细胸生长,也证明其抑癌活性不具有专一性。将鳖血清分别放在37℃和50℃中保温10min,然后进行3H-TdR掺入试以全,它的凶癌活性从88.9%隆至4.9%,表明加温可降低其抗癌活性,但在生理盐水中透析并不影响它的抑瘤活性。鳖血清对3H-TdR和3H-UP掺入正常小鼠骨髓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换制率为39.4%和37.3%。但鳖血清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远强于对骨髓细胞的抑制。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主虚劳潮热;阴虚低热;胁痛;口眼?斜;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鲜饮,20-100ml;或入丸剂。外用:鲜血涂敷。

复方①治中风口歪:鳖血调乌头末涂之,持正则即揭去。(《肘后方》)②治小儿诸疳:吴茱萸、胡黄连(锉碎,用鳖血浸一宿,同吴茱萸炒令干焦,去吴萸不用)、白芜荑仁、柴胡(去芦)各等分。上为细末,用猪胆汁浸,蒸饼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丸,热水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鳖血煎丸)

各家论述1.《纲目》:按《千金方》云, 目瞤、唇动、口歪,皆风入血脉,急以小续命汤服之,外用鳖血或鸡冠血调伏龙肝散涂之,干则再上,甚妙。盖鳖血之性急缩走血,故治口歪、脱肛之病。

2.《药性论》:鳖头血涂脱肛。

3.《纲目》;治风中血脉,口眼症僻,小儿疳劳潮热。

4.《现代实用中药》:生饮,用于结核潮热有效。

临床应用治疗骨关节结核。将鳖用生理盐水洗净,以无菌操作切断其单侧颈动脉(避免损伤气管),放血入无菌试管中,分离血清,置于2-4g冰箱中备用。用时以无菌注射器吸取鳖血清2ml,加0.25%普鲁卡因O.5ml,肾上腺素0.1ml(预防血清过敏反应),肌肉注射,每日1次。注射前后使患者保持绝对安静。治疗12例,其中10例经5-20次后临床治愈;2例显效后中断治疗。一般注射血清3次以上,局部肿胀疼痛即见消失,瘘孔愈合,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碗花草根

    药材名称碗花草根拼音Wǎn Huā Cǎo Gēn别名斑鸠嘴根、金钱吊葫芦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碗花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fragrans Roxb.采收和储藏:秋季采

  • 凤尾茶

    《中药大辞典》:凤尾茶药材名称凤尾茶拼音Fènɡ Wěi Chá别名野山茶、小山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云松茶、小香茶、小松毛茶、锈山茶、牙刷草(《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

  • 十萼茄

    药材名称十萼茄别名猫耳草、红丝线、钮扣子、血见愁来源茄科红丝线属植物双花红丝线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以叶和全株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涩,凉。功能主

  • 貒膏

    《中药大辞典》:貒膏药材名称貒膏拼音Tuàn Gāo别名貒脂(《本草拾遗》),貒猪膏(《食医心镜》),猪獾油(王玷桂《不药良方》),貒油(《纲目拾遗》),土猪油(《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

  • 野香橼花

    药材名称野香橼花拼音Yě Xiānɡ Yuán Huā别名小毛毛花、青刺尖、刺珠、猫胡子花、叶上花。出处野香橼花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野香橼花,一名小毛毛花,生云南五华山麓,树高近寻,长叶如夹

  • 山乌珠根

    药材名称山乌珠根拼音Shān Wū Zhū Gēn别名三叶赤楠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轮叶蒲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grijsii(Hance)Merr. Et Perry

  • 红花点地梅

    药材名称红花点地梅来源报春花科红花点地梅Androsace aizoon Duly var. coccine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利水。主治热性水肿。用法用

  • 红杉

    药材名称红杉拼音Hónɡ Shān来源松科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以树干内皮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用

  • 蚌肉

    《中药大辞典》:蚌肉药材名称蚌肉拼音Bànɡ Ròu别名河歪(《本草再新》),河蛤蜊(《吉林中草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或褶纹冠蚌、三角帆蚌等蚌类的肉。全年

  • 相思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相思子药材名称相思子拼音Xiānɡ Sī Zǐ别名相思豆、红豆、黑头小鸡、鸡母珠[台湾]、土甘草[广西]来源豆科相思子属植物相思藤Abrus precatorius L.的种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