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鱼肠草

鱼肠草

药材名称鱼肠草

拼音Yú Chánɡ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霞红灯台报春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eesiana For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多数粗长的支根。叶丛自粗短的根茎发出;叶柄长为叶片的1/4-1/2,有时与叶片近等长,具翅;叶片狭长圆状倒披针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长8-20cm,宽2-6cm,先端圆形,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边缘具近于整齐的三角形小牙齿,侧脉多达10对以上,与中肋约成45度角。花葶1-3枚自叶丛中抽出,通常高20-35cm,果期可高达50cm,无粉或节上被白粉,具伞形花序2-4(-8)轮,每轮具8-16朵花;苞片线形,在最下方的一轮花序中可长达2.5cm,有时长于花梗;花梗长1-2cm,无粉或微被粉;花萼钟状,长5-8(-9)mm,内面密被乳白色或带黄色的粉,外面微被粉或无粉,分裂达中部或稍过之,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果时常卷曲;花冠高脚碟形,冠筒长约12mm,橙黄色,喉部具环状附属物,冠檐直径约2cm,玫瑰红色,稀白色,冠筒口周围黄色,裂片倒卵形,先端具深凹缺;长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5.5mm,花柱长约10mm;短花柱花:雄蕊距冠筒基部约8.5mm着生,花柱长约5mm。蒴果球形,稍短于花萼。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2800m的溪边和沼泽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木里、盐源)和云南北部(禄劝、丽江、宁蒗)等地。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檀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檀子药材名称苦檀子拼音Kǔ Tán Zǐ别名苦蚕子、冲天子来源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以根、叶及种子入药。根全

  • 三羽叉蕨

    药材名称三羽叉蕨拼音Sān Yǔ Chā Jué别名鸡爪蕨、大叶入地蜈蚣、昏头鸡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三叉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ctaria subtriphylla(Hook.et

  • 竹叶椒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椒药材名称竹叶椒拼音Zhú Yè Jiāo别名土花椒[湖南、上海]、山花椒[广东]、野花椒[四川]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

  • 海虾壳

    药材名称海虾壳拼音Hǎi Xiā Ké出处《本草撮药》来源为对虾科动物对虾或龙虾科动物锦绣龙虾等的甲壳。功能主治①《本草撮要》:"晒干研末,加白糖拌,涂秃疮。"②《泉州本

  • 柳白皮

    《中药大辞典》:柳白皮药材名称柳白皮拼音Liǔ Bái Pí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化学成分含水杨甙及3.10

  • 金粉蕨

    药材名称金粉蕨拼音Jīn Fěn Jué别名野鸡尾、小野鸡尾、柏香莲、小金花草、水金鸡尾、孔雀尾、土黄连、解毒蕨、日本乌蕨来源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金粉蕨Onychium japonicum

  • 苎麻皮

    《中药大辞典》:苎麻皮药材名称苎麻皮拼音Zhù Má Pí出处《本草备要》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茎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苎麻根"条。性味①《得配本草》

  • 锯锯藤

    《中药大辞典》:锯锯藤药材名称锯锯藤拼音Jù Jù Ténɡ别名猪殃殃,桑恣噶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6~8月采收。洗净,切段,

  • 观音茶

    药材名称观音茶拼音Guān Yīn 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毛银露梅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glabra Lodd. Var. mendshurica(Maxim.)

  • 峨眉紫金牛

    药材名称峨眉紫金牛拼音é Méi Zǐ Jīn Niú别名红豆子、点抵改房、两逊逊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尾叶紫金牛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caudata Hemsl.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