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马乳

马乳

《中药大辞典》:马乳

药材名称马乳

拼音Mǎ Rǔ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马科动物乳汁

性味甘,凉。

①《别录》:"冷。"

②《药性论》:"无毒。"

③《本草拾遗》:"味甘,性冷利。"

功能主治补血润燥,清热止渴。治血虚烦热,虚劳骨蒸,消渴,牙疳。

①《别录》:"止渴。"

②《唐本草》:"止渴疗热。"

③《随息居饮食谱》:"功同牛乳而性凉不腻。补血润燥之外,善清胆、胃之热,疗咽喉口齿诸病,利头目,止消渴,专治青腿牙疳。"

④《泉州本草》:"治骨蒸、痨热,消瘦。"

用法用量内服:煮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乳

药材名称马乳

拼音Mǎ Rǔ

英文名mare's milk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乳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收集哺乳雌马的乳汁,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每100g马乳中含水分91g,蛋白质2.1g,脂肪1.1g,碳水化物6g,灰分0.4g,及溶菌酶(lysozyme)。

药理作用马乳含较高量的溶菌酶,达0.3-1.0mg/ml。溶菌酶对革兰阳性细菌有杀菌作用,能水解N-乙酰胞壁酸和乙酰氨基脱氧葡萄糖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破裂,造成细菌死亡。溶菌酶与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作用。溶菌酶尚有抗病毒作用,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被疱疹病毒感染的培养液中加入溶菌酶,有抑制细胞变性作用。溶菌酶也可抑制腺病毒的生长。此外,溶菌酶尚有抗血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参与间隙连接组织的修复和粘多糖的生物合成等。

性味吵甘;性凉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养血润燥;清热止渴。主血虚烦热;虚劳骨蒸;消渴;牙疳

用法用量内服:煮沸,125-250g。

各家论述1.《别录》:止渴。

2.《唐本草》:止渴疗热。

3.《随息居饮食谱》:功同牛乳而性凉不腻。补血润燥之外,善清胆、胃之热,疗咽喉口齿诸病,利头目,止消渴,专治青腿牙疳。

4.《泉州本草》:治骨蒸、痨热,消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獐耳细辛

    药材名称獐耳细辛拼音Zhānɡ ěr Xì Xīn别名幼肺三七来源药材基源:为秘茛科植物獐耳细辛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patica nobilis Schreb.var.asiatica(N

  • 玉米黑霉

    药材名称玉米黑霉拼音Yù Mǐ Hēi Méi别名稔头、棒子包、玉米乌米、玉米黑粉、灰包谷、苞米乌米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玉米黑粉菌寄生在玉米上所形成的孢子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

  • 土鳖虫

    《中国药典》:土鳖虫药材名称土鳖虫拼音Tǔ Biē Chónɡ来源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

  • 鹤骨

    药材名称鹤骨拼音Hè Gǔ英文名Red-crested crane bone, Red-crowned crane bone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鹤科动物丹顶鹤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野大豆藤

    《中药大辞典》:野大豆藤药材名称野大豆藤拼音Yě Dà Dòu Té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的茎、叶及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

  • 水蓼根

    《中药大辞典》:水蓼根药材名称水蓼根拼音Shuǐ Liǎo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蓼科植物水蓼的根,秋季开花时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蓼"条。化学成分含铁0.42~O.6

  • 耳叶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叶排草药材名称耳叶排草别名耳状珍珠菜、二郎箭来源报春花科耳叶排草Lysimachia auriculata Hemsl.,以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

  • 灰凤梨

    药材名称灰凤梨拼音Huī Fènɡ Lí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歧裂灰包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ellorinia imquinans Berk.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净杂质,晒干

  • 墨汁鬼伞

    药材名称墨汁鬼伞别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地盖、地苓、一夜茸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柳及

  • 红酸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酸七药材名称红酸七别名油点草、白七、红酸七、竹叶七、牛尾参来源百合科油点草属植物粗轴油点草Tricyrtis macropoda Miq.,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