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饭团根

饭团根

药材名称饭团根

拼音Fàn Tuán Gēn

别名入地麝香、过山香(《广西药植名录》),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团根皮。全年可采。

生境分部产广西、广东。

性状干燥根皮,呈条块状或半卷筒状,长短大小不等。外表略粗糙,质脆,呈棕褐色,有多数纵皱纹及横裂纹.内表面红棕色。质硬易折断,横断面不光滑,纤维性。略有香味。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治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骨痛,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①《岭南采药录》:"去瘀生新。治妇女经前后肚痛,产后风迷,霍乱吐泻抽筋。"

②《广西药植名录》:"止血,补血。治刀伤,子宫脱垂。"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祛风消肿。治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骨痛,跌打痪痛,经前腹痛,产后瘀痛,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痛经:风尾草一两,饭团根五钱,盘柱南五昧子五钱,乌药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产后恶露不净腹痛:饭团根一两,山鸡椒五钱。水煎服。本方也可用治痛经。(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用于止痛:取黑老虎根、救必应(冬青科,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黑老虎根3.5克,救必应氯仿抽出物(干品)5毫克。行肌肉或穴位注射,每次2~4毫升。用于胆道蛔虫、胃肠绞痛、术后肠粘连、溃疡病疼痛发作、附件炎、痛经、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肾绞痛等病症共129例,获显效93例,用药后15分钟见效,1~2小时内疼痛消失;减轻25例,用药后30分钟疼痛减轻;无效11例。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香槐

    《中药大辞典》:香槐药材名称香槐拼音Xiānɡ Huái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香槐的根及果实。根,全年可采。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落叶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褐色;幼枝灰绿

  • 叶子花

    《中药大辞典》:叶子花药材名称叶子花拼音Yè Zi Huā别名宝巾、芳杜鹃、九重葛(《广州植物志》),三角花(《华北习见观赏植物》),紫三角、紫亚兰(《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

  • 中华石楠果

    药材名称中华石楠果拼音Zhōnɡ Huá Shí Ná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石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beauverdiana Schneid.采收和储藏:7

  • 桐子花

    《中药大辞典》:桐子花药材名称桐子花拼音Tónɡ Zǐ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泡

  • 白侧耳

    《中药大辞典》:白侧耳药材名称白侧耳拼音Bái Cè ěr别名白耳菜、叫天鸡(《贵州民间方药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苍耳七,金钱灯塔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石刷把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刷把药材名称石刷把拼音Shí Shuā Bǎ别名松叶兰、铁刷把、石龙须、铁扫帚来源蕨类松叶兰属植物松叶蕨Psilotum nudum Grise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

  • 杨翠木

    药材名称杨翠木别名白菁檀梨、假海桐、羊耳朵树来源茶茱萸科杨翠木Pittosporopsis kerri Craib,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解表。治感冒,流感发热,百日咳,疟疾

  • 喜树皮

    《中药大辞典》:喜树皮药材名称喜树皮拼音Xǐ Shù Pí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功能主治治牛皮癣:喜树

  • 西藏凤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凤仙花药材名称西藏凤仙花来源凤仙花科西藏凤仙花Impatiens arguta Hook. f. et Thoms.,以花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甘,温。功能主治通经活血,利尿

  • 明党参

    《中国药典》:明党参药材名称明党参拼音Mínɡ Dǎnɡ Shēn英文名RADIX CHANGII别名明沙参、粉沙参、山花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