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长叶山竹子

长叶山竹子

药材名称长叶山竹子

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ú Zi

英文名Bark of Kwangsi Garcinia

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cinia Schefferi Pier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长叶山竹子 乔木,高10-15m。树干直径10-15cm;树皮粗糙,棕褐色,有黄色浆汁,在阳光下变黑,小枝四棱形。单叶对生;叶柄长10-20mm,粗约2mm;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7-13cm,宽3-6cm,先端圆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中脉在上面微下陷,下面隆起,侧脉28-30,在下面明显凸起。花杂性,异株;雄花序顶生,具花3-6朵;花梗长约10mm;雄花单生,花梗短,四棱形;萼片4,花瓣4,膜质,倒卵状阔椭圆形,长14-15mm,先端宽,基部渐狭;雄蕊多数,4束,雄蕊花丝合生成块状,花药多数,较退化子房长,退化房四棱形;雌花萼片4,花瓣4,子房圆筒形或长圆形,长约10mm,花柱短,肥厚,8浅裂。浆果阔椭圆形,长约3.5cm,宽约3cm,光滑,先端具无柄、扁平、边缘细裂的宿存柱头。种子长圆形或近圆柱状,长1.2-1.3cm,径6-7mm。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丛林中。

资源分布:原产越南北部,我国广东引入栽培。

性味苦;涩;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烧伤;烫伤;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树皮味微苦、涩、性平。有消肿、散热毒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过山龙

    《中药大辞典》:过山龙药材名称过山龙拼音Guò Shān Lónɡ别名羊葡萄蔓(《陕西中草药》),草葡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乌头叶蛇葡萄的根

  • 山刺柏

    《中药大辞典》:山刺柏药材名称山刺柏拼音Shān Cì Bǎi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柏科植物刺柏的根或果实。根,秋冬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刺柏,又名:刺松、短柏木、杉柏。常绿

  • 赤楠蒲桃叶

    药材名称赤楠蒲桃叶拼音Chì Nán Pú Táo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

  • 披散糖芥

    药材名称披散糖芥拼音Pī Sǎn Tá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灰毛糖芥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ysimum diffusum Ehrh.采收和储藏:8-9月采集成熟果实,晒干,

  • 松木皮

    《中药大辞典》:松木皮药材名称松木皮拼音Sōnɡ Mù Pí别名赤松皮(《千金方》),赤龙鳞(《永类钤方》),赤龙皮(《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

  • 水栀

    《中药大辞典》:水栀药材名称水栀拼音Shuǐ Zhī别名伏尸栀子(《雷公炮炙论》),水栀子(《八闽通志,),黄箕子、黄枝(《福建民间草药》),马牙栀、建栀、黄栀子(《药材学》)。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

  • 甘草梢

    《中药大辞典》:甘草梢药材名称甘草梢拼音Gān Cǎo Shāo出处《珍珠囊》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性味《医学入门》:"性寒。"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治阴茎中疼痛及

  • 梨果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梨果榕药材名称梨果榕别名舶梨榕、水石榴、梨状牛奶子来源桑科梨果榕Ficus pyriformis Hook. et Arn.,以茎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涩

  • 大叶子

    药材名称大叶子拼音Dà Yè Zi英文名Common Astilboides别名山荷叶、佛爷伞。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子的根茎和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花松萝

    药材名称花松萝拼音Huā Sōnɡ Luó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萝科植物花松萝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nea florida (L.)Wig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