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长叶丹参

长叶丹参

药材名称长叶丹参

拼音Chánɡ Yè Dān Shēn

别名对口元宝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舌瓣鼠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liguliloba Su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舌瓣鼠尾草,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70cm。根纤维状,密集。茎钝四棱形,棱上略被小疏柔毛。叶有基生叶及茎生叶,基生叶具长柄,柄长2-3cm;茎生叶约3对,下部一对具长柄,长达3cm,向上变短,最上一对具短柄或无柄;上部叶披针形,长2-7cm,宽1-2.8cm,先端尖或锐尖,基部圆形,上面绿色带紫,下面紫色,上面全部散生糙伏毛,下面仅沿脉被短柔毛余部无毛,边缘有浅圆齿。轮伞花序2-12花,在茎顶组成偏向一侧的总状花序,花序长10-25cm;花萼钟形,外面被长柔毛,二唇形,上唇三角形,下唇关裂成2齿,齿三角形;花冠淡红色,外面被疏柔毛,冠檐一唇形,上唇直伸,长圆形,下唇轮廓三角形,3裂,中裂片较小,舌状;能育雄蕊2,花丝无毛;退化雄蕊棍棒形;花柱先端2浅裂。小坚果椭圆形,长2mm,直径0.8mm,褐色。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800m的山坡林缘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主月经不调;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8-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千灵丹

    药材名称千灵丹拼音Qiān Línɡ Dān英文名Philippine Paphiopedilum别名花叶子、斑叶兰、巴掌草、花叶鹿含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兜兰的全草。

  • 乌泡刺

    药材名称乌泡刺拼音Wū Pào Cì别名乌龙摆尾、倒生根、过江龙、寒莓、乌泡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 Hance,以根、叶及种子入药。夏季采叶,

  • 两栖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栖蓼药材名称两栖蓼拼音Liǎnɡ Qī Liǎo别名小黄药来源蓼科蓼属植物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

  • 鹤骨

    药材名称鹤骨拼音Hè Gǔ英文名Red-crested crane bone, Red-crowned crane bone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鹤科动物丹顶鹤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高粱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药材名称高粱拼音Gāo Liɑnɡ别名蜀黍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化学成分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dhu

  • 鹿蹄肉

    《中药大辞典》:鹿蹄肉药材名称鹿蹄肉拼音Lù Tí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蹄肉。性味《千金·食治》:"平。&q

  • 圆叶锦葵

    药材名称圆叶锦葵拼音Yuán Yè Jǐn Kuí别名土黄芪来源锦葵科锦葵属植物圆叶锦葵Malva rotundifolia L.,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

  • 黄颡鱼涎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涎药材名称黄颡鱼涎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皮肤中分泌的粘液。功能主治《日用本草》:"治消渴

  • 菊花苗

    《中药大辞典》:菊花苗药材名称菊花苗拼音Jú Huā Miáo别名玉英(《金匮玉函方》)出处《得配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茎叶。初夏采,阴干。性味《本草求原》:"甘微

  • 皱叶子

    药材名称皱叶子拼音Zhòu Yè Zi别名杏叶兔耳风、肾炎草来源菊科倒卵叶穗花兔耳风Ainsliaea spicata Vaniot var. obovata (Franc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