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钩藤根

钩藤根

《中药大辞典》:钩藤根

药材名称钩藤根

拼音Gōu Ténɡ Gēn

出处《闽东本草》

来源茜草种植物钩藤

性味《闽东本草):"味苦涩,寒。"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清热消肿。治关节痛风,半身不遂,癫痫,水肿,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大剂1~3两)。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钩藤根五至八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关节痛风:钩藤根半斤,加烧酒适量,浸一天后,分三天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半身不遂:钩藤根四两,五加根皮、枫荷梨根各二两。水煎去渣,同老鸭一只炖服。

④治精神分裂症(癫痫):钩藤根一两,石菖蒲根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⑤治小儿高热:钩藤根三至五钱。水煎服。

⑥治妊娠水肿:钩藤根一两五钱。水煎去渣,同鸡一只炖服。

⑦治跌打损伤:钩藤根三两,水煎服,白酒为引;药渣捣烂外敷。(③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钩藤根

药材名称钩藤根

拼音Gōu Té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Sharpleaf Gambirplant

出处出自《闽东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钩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Jack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1.钩藤常绿木质藤本,长可达10m。小枝四棱柱形,褐色,季净无毛。叶腋有成对或单生的钩,向下弯曲,先端尖,长约1.7-2cm。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2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光亮,下面在脉腋内常有束毛,略呈粉白色,干后变褐红色;托叶2深裂,裂片条状钻形,长6-12mm。头状花序单个腋生或为顶生的总状花序式排列,直径2-2.5cm;总花梗纤细,长2-5cm;花黄色,花冠合生,上部5裂,裂片外被粉状柔毛;雄蕊5;子房下位。蒴果倒卵形或椭圆形,被疏柔毛,有宿存萼。种子两端有翅。

2.华钩藤本种与钩藤的区别在于:叶片无毛;托叶全缘,宽三角形至圆形,或有时顶端略微陷;萼裂片短于2mm,线状长圆形;花和小蒴果近于无柄,花间小苞片存在。

3.大叶钩藤本种与前两种睥区别在于:叶片大,革质;花萼裂片线状长圆形;花和小蒴果具柄,花间小苞片无。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谷溪边的疏林中。

2.生于山地林中。

3.生于山地次生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吲哚生物碱类:钩藤碱(rhynchophylli-ne), 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去氢钩藤碱(corynoxeine),异去氢藤碱(isocorynoxeine),硬毛钩藤碱(hirsutine),去氢硬毛色藤碱(hirsuteine),柯楠因碱(corynantheine),二氢柯楠因碱(di-hydrocorynantheine),缝籽蓁甲醚(geissoschizine methyl ether)和阿枯米京碱(aluammigine),β-育亨宾(β-yohimbine)

性味苦涩;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清热消肿。主关节痛风;半身不遂;癫痫;水肿;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4g,大剂量可用30-90g。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钩藤根五至八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关节痛风:钩藤根半斤,加烧酒适量,浸一天后,分三天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③治半身不遂:钩藤根四两,五加根皮、枫荷梨根各二两。水煎去渣,同老鸭一只炖服。④治精神分裂症(癫痫):钩藤根一两,石菖蒲根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⑤治小儿高热:钩藤根三至五钱。水煎服。⑥治妊娠水肿:钩藤根一两五钱。水煎去渣,同鸡一只炖服。⑦治跌打损伤:钩藤根三两,水煎服,白酒为引;药渣捣烂外敷。(③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青木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青木香药材名称大叶青木香拼音Dà Yè Qīng Mù Xiāng别名土防己、青木香[四川]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川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austroszech

  • 天葵

    药材名称天葵拼音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论》),雷丸草(《外丹本草》),夏无踪(《植物名实图考》),小乌头(《植物学大辞典》),老鼠屎草(《江苏植药志》),旱铜钱草(《湖南药

  • 牛角藓

    药材名称牛角藓拼音Niú Jiǎo Xiǎn英文名cattle horns moss别名短叶牛角藓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藓科植物牛角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to

  • 高粱泡

    药材名称高粱泡拼音Gāo Liɑnɡ Pào别名红娘藤、倒水莲、十月红、十月莓、秧泡子、寒扭、冬寒扭、倒拔千斤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 Ser.,以根

  • 金钗

    药材名称金钗拼音Jīn Chāi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硬毛白珠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ultheria leucocarpeBl.va.hirsuta(D,Fang etN.K.Lian

  • 蟋蟀

    《全国中草药汇编》:蟋蟀药材名称蟋蟀拼音Xī Shuài别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来源蟋蟀科昆虫蟋蟀Gryllulus chinensis Weber,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开

  • 山羊角

    《中药大辞典》:山羊角药材名称山羊角拼音Shān Yánɡ Jiǎo出处《本草新编》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角。原形态详"山羊血"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新编》:"专活

  • 石栗子

    《中药大辞典》:石栗子药材名称石栗子拼音Shí Lì Zi别名海胡桃(《桂海虞衡志》),黑桐油(《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大棘科植物石栗的种子。秋季桌熟时采收,取

  • 金石溜

    药材名称金石溜拼音Jīn Shí Liū别名长叶苎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帚序苎麻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zollingeriana Wedd.[B.heteroidea B

  • 两栖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栖蓼药材名称两栖蓼拼音Liǎnɡ Qī Liǎo别名小黄药来源蓼科蓼属植物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