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野鸦椿根

野鸦椿根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根

药材名称野鸦椿根

拼音Yě Yā Chūn Gēn

出处《中国药植志》

来源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根皮。9~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健脾调营。治痢疾,泄泻,疝痛,崩漏,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①《中国药植志》:"根的内皮可治痢治泻,又治各种炎症。"

②《四川中药志》:"治月经不调,膀胱疝气。"

③《福建中草药》:"祛风除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泄泻、痢疾:野鸦椿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妇女血崩:野鸦椿根四两,桂圆一两,水煎服。

③治外伤肿痛:鲜野鸦椿根皮和酒捣烂,烘热敷患处。(①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产褥热:野鸦椿根、白英各三钱,梵天花五钱,羊耳菊蛇莓各二钱。用酒、水各半煎,加红糖一两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风湿腰痛,产后伤风:野鸦椿鲜根一至三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偏头痛:野鸦椿根、鸡儿肠、金银花根、单叶铁线莲各五钱,黄酒煎服。

⑦治关节或肌肉风痛:野鸦椿根三两,煎服。

⑧治跌打损伤、筋骨痛:野鸦椿根五钱,水煎服。(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鸦椿根

药材名称野鸦椿根

拼音Yě Yā Chūn Gēn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Euscaphis

别名花臭木。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 [Sambucus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或剥取要皮用。

原形态野鸦椿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8m。茎皮灰褐色,具纵纹。小枝及芽红紫色,枝叶揉破后发出恶臭气味。叶对生;小叶柄长1-2mm;小托叶线形,基部较宽,先端尖,有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长(8-)12-32cm,叶轴淡绿色,小叶5-9,稀3-11,长卵形或椭圆形,稀为圆形,长4-9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边缘具疏短锯齿,齿尖有腺体,下面沿脉有白色小柔毛,主脉在上面明显,在背面突出;侧脉8-11,有微柔毛。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达21cm,花多,较密集,黄白色,径4-5mm;萼片与花瓣均5,椭圆形,萼片宿成;花盘盘状,心皮3,分离;雄蕊5,花丝扁平;雌蕊3;子房卵形。蓇葖果,长1-2cm,每一花发育为1-3个,果皮软革质,紫红色,有纵脉纹。种子近圆形,假种皮肉质,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河边的丛林或灌丛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山西、台湾等地。

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消热利湿。主外感头痛;风湿腰痛;痢疾;泄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复方①治泄泻、痢疾:野鸦椿根一至二两,水煎服。②冶妇女血崩:野鸦格根四两,柠圆一两,水煎服。③治外伤肿痛:鲜野鸦椿根皮和酒捣烂,烘热敷患处。(①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 植志》)④治产褥热:野鸦椿根、白英各三钱,梵天花五钱,羊耳菊蛇莓各二钱。用酒、水各半煎,加红糖一两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⑤治风湿腰痛,产后伤风:野鸦椿鲜根一至三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⑥治偏头痛:野鸦椿根、鸡儿肠、金银花根、单叶铁线莲各五钱,黄酒煎服。⑦治关节或肌肉风痛:野鸦椿根三两,煎服。⑧治跌打损伤、筋骨痛:野鸦椿根五钱,水煎服。(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各家论述1.《中国药植志》:根的内皮可治痢治泻,又治各种炎症。

2.《四川中药志》:治月经不调,膀胱疝气。

3.《福建中草药》:祛风除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叶黑面叶

    药材名称小叶黑面叶拼音Xiǎo Yè Hēi Miàn Yè别名小柿子、地石榴、黑面叶、跳八丈、小叶山漆茎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小叶黑面叶Breynia patens B

  • 扒地蜈蚣

    药材名称扒地蜈蚣别名扛棺回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扒地蜈蚣Tylophora renchangii Tsiang.,以叶入药。随时可采,晒干,一般鲜用。性味微酸、涩,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用于各种

  • 蔓草虫豆

    药材名称蔓草虫豆别名止血草、水风草、地豆草、山地豆草、假地豆草来源豆科蔓草虫豆Atylosia scarabacoides (L.) Benth.[Catharospermum scarabaeoid

  • 柳杉叶

    药材名称柳杉叶拼音Liǔ Shā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柳杉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C.j

  • 梧桐

    药材名称梧桐拼音Wú Tónɡ别名中国梧桐、国桐、桐麻、桐麻碗、瓢儿果树、青桐皮来源梧桐科梧桐属植物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Marsigli

  • 牛嗓管树根

    药材名称牛嗓管树根拼音Niú Sǎnɡ Guǎn Shù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猕猴桃科植物澜沧水东哥的根,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性味甘淡,平,有毒。功能主治接骨拔脓。治骨

  • 榔榆叶

    药材名称榔榆叶拼音Lánɡ Yú Yè别名鸡筹仔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arvifolia Jacp.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原形态落叶乔木,

  • 卵叶寄生

    药材名称卵叶寄生拼音Luǎn Yè Jì Shēnɡ别名秦氏寄生、柚子寄生、木菠萝寄生、枫木寄生、杂寄生、寄生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梨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

  • 夏蜡梅

    《中药大辞典》:夏蜡梅药材名称夏蜡梅拼音Xià Là Méi别名牡丹木、大叶柴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灰白

  • 云南紫珠

    药材名称云南紫珠拼音Yún Nán Zǐ Zhū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云南紫珠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晒干研本。原形态云南紫珠,乔木,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