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野巴子

野巴子

药材名称野巴子

拼音Yě Bā Zǐ

别名崩疮药(《广西药植名录》),狗尾巴香、香芝麻蒿、皱叶香薷(《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全草。秋季采集。阴干用。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0.5~1.5米。茎灰褐色,外皮有不规则裂纹,多分枝,分枝向上升,枝条黄褐色,有细条纹,具粉白色短柔毛。单叶对生;具长柄;椭圆形或菱状椭圆形,长1~3厘米,宽0.6~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绿色,多皱纹,下面白绿色,密被平贴白短柔毛。花淡紫色或白色,小,紧密排成顶生假穗状花序。小坚果卵圆形,长不超过1毫米。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荒地、村边向阳山坡及林下。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辛,凉。"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治烂疮。"

②《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食化积。治伤风感冒,消化不良,腹痛腹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矩镰荚苜蓿

    《中药大辞典》:矩镰荚苜蓿药材名称矩镰荚苜蓿拼音Jǔ Lián Jiá Mù Xu别名莫桑河(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矩镰荚苜蓿的全草。7~8月采收

  • 天仙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仙果药材名称天仙果拼音Tiān Xiān Guǒ别名水风藤、牛乳茶、山无花果、加星里[苗族语]来源桑科天仙果Ficus beecheyana Hook. et Arn.,以根入药

  • 酥油

    药材名称酥油拼音Sū Yóu别名奶油、牦牛油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s L.],以乳中炼出的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 通天蜡烛

    药材名称通天蜡烛拼音Tōnɡ Tiān Là Zhú别名木菌子、土苁蓉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polyandra Griff.[Poly-

  • 鳡鱼

    《中药大辞典》:鳡鱼药材名称鳡鱼拼音Gǎn Yú别名黄颊(《山海经》),生母鱼(《岭表录异》),鳏鱼(《太平御览》),黄颊鱼(《纲目》),竹鱼(《脊椎动物分类学》),竿鱼(《鱼类分类学》),

  • 青琅玕

    药材名称青琅玕拼音Qīnɡ Lánɡ Gān别名石珠、青珠、石栏干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角珊瑚科动物鹿角珊瑚群体的骨骼及其共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ropora pulchra(Brook)2.A

  • 花唐松草

    药材名称花唐松草拼音Huā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马尾黄连、土黄连、肾叶唐松草、瓣蕊唐松草来源毛茛科花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 L., 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

  • 绣球防风根

    《中药大辞典》:绣球防风根药材名称绣球防风根拼音Xiù Qiú Fánɡ Fē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球

  • 臭藿香

    药材名称臭藿香别名鸡冠香薷、相思草、瞌睡草来源唇形科臭藿香Elsholtzia cristat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微凉。功能主治祛风热,散寒湿,止呕吐。主治黄疸,淋病,

  • 桦叶荚蒾

    药材名称桦叶荚蒾拼音Huà Yè Jiá Mí别名卵叶荚蒾、红对节子、高粱花来源忍冬科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 Batal.[V.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