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野大豆藤

野大豆藤

《中药大辞典》:野大豆藤

药材名称野大豆藤

拼音Yě Dà Dòu Ténɡ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茎、叶。秋季采收。

原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野毛豆(《百草镜》),鹿藿、饿马黄(《植物名实图考》),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瘦细,各部疏被黄棕色长硬毛。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薄纸质,侧生小叶扁卵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具长柄。总状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花冠蝶形,紫红色;雄蕊10,单体;子房上位,无柄,花柱短,柱头小。荚果线状矩形,略弯,长1.5~13厘米,宽约5毫米,被长硬毛,有种子3~4粒。花果期8~9月。

本植物的种子(野料豆)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长于田边、水沟旁。分布东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淡。"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甘,微寒。"

功能主治健脾。治盗汗,伤筋。

①《救生苦海》:"治痘毒,(野毛豆)连茎、根煅存性,研,麻油和敷。不问初起、日久,未溃、已溃。"

②《浙江民间草药》:"平肝健脾。"

③《杭州药植志》:"止盗汗。"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滋养,强壮,敛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4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盗汗:野大豆藤一至四两,红枣一至二两。加糖煮,连汁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伤筋:野大豆鲜根、蛇葡萄根皮、酒糟或酒。捣烂,烘热包敷患处。(《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大豆藤

药材名称野大豆藤

拼音Yě Dà Dòu Ténɡ

英文名Herb of Wild groundnut

别名野毛豆、鹿藿、 饿马黄、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旦。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草药》;《救荒本草》:LAO豆,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茎蔓延附草本上,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的茎、叶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ine soja sieb.et Zucc.[G.ussuriensis Regel et Macck.]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野大豆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细瘦,各部有黄色长硬毛。三出复叶,薄纸质,顶生小叶卵状披针形,长1-5cm,宽1-2.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有白色短柔毛,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托叶卵状披针形,急尖,有黄色柔毛;小托叶,狭披针形,有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密生黄色长硬毛;花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连合,披针形,有黄色硬毛;花冠紫红色,长约4mm。荚果长椭圆形,长约3cm,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4颗,黑色。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800m的山野、路旁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甘;凉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敛汗;舒筋止痛。主盗汗;劳伤筋痛;胃脘痛;小儿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2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未调敷。

复方①治盗汗:野大豆藤一至四两,红枣一至二两。加糖煮,连汁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伤筋:野大豆鲜根、蛇葡萄根皮、酒糟或酒。捣烂,烘热包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各家论述1.《救生苦海》:治痘毒,(野毛豆)连茎、根煅存性,研,麻油和敷。不同初起、日久,未溃、已溃。

2.《浙江民间草药》:平肝健脾。

3.《杭州药植志》:止盗汗。

4.《上海常用中草药》:滋养,强壮,敛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肝

    《中药大辞典》:马肝药材名称马肝拼音Mǎ Gā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马科动物马的肝。功能主治《圣惠方》:"治妇人月水不通,心腹滞闷,四肢疼痛。赤马肝一片,炙令干(燥),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

  • 乌贼鱼腹中墨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腹中墨药材名称乌贼鱼腹中墨拼音Wū Zéi Yú Fù Zhōnɡ Mò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等墨囊中的墨液。原

  • 齿叶橐吾

    药材名称齿叶橐吾拼音Chǐ Yè Tuó Wú别名大救驾、大齿橐吾来源菊科齿叶橐吾Ligularia dentata (A. Gray) Hara,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山西、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

  • 红直獐牙菜

    药材名称红直獐牙菜拼音Hónɡ Zhí Zhānɡ Yá Cài别名红直当药来源龙胆科红直獐牙菜Swertia erythrosticta Maxim.,以全草

  • 网眼瓦韦

    《全国中草药汇编》:网眼瓦韦药材名称网眼瓦韦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网眼瓦韦Lepisorus clathratus (Clarke) 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

  • 短柄南蛇藤茎叶

    药材名称短柄南蛇藤茎叶拼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J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

  • 芒花

    药材名称芒花拼音Mánɡ Huā别名芭茅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原形态芒,宿根多年生草

  • 白蒿花

    药材名称白蒿花拼音Bái Hāo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sieuersiana Ehrhart ex Willd.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

  • 劲直酢浆草

    药材名称劲直酢浆草拼音Jìn Zhí Zuò Jiānɡ Cǎo别名扭筋草、老鸦酸、紧密酢浆草来源酢浆草科劲直酢浆草Oxalis strict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树头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头菜药材名称树头菜拼音Shù Tóu Cài别名四方灯盏来源白花菜科鱼木Crataeva unilocularis Buch.-Ham.[C.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