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软蒺藜

软蒺藜

《中药大辞典》:软蒺藜

药材名称软蒺藜

拼音Ruǎn Jí Lí

别名蒺藜(《山东中草药手册》),碱灰菜、麻落粒(《内蒙古中草药》),大灰条、灰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出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藜科植物西伯利亚滨藜果实。8~9月采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后备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钝四棱形,通常自基部分枝,有白粉粒;枝斜升,有条纹。叶互生,菱状卵形,长3~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微钝,基部宽楔形,边缘通常有波状钝锯齿,中部的一对齿较大,成裂片状,下面密生粉粒,灰白色;叶柄短。团伞花宇,几遍布叶腋;花单性;雄花花被片5,雄蕊3~5;雌花无花被,为2个合生苞片包围;果期苞片膨大,木质,生短棘状突起,顶缘牙齿状,基部楔形,有短柄。胞果卵形或近圆形。种子直立,红褐色或淡黄褐色,长2~2.5毫米。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盐碱滩、湖边、河岸和固定沙丘上,或见于草地、宅旁和路边等地。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各地。

性味苦,平。

①《山东中草药手册》:"苦,温。"

②《内蒙古中草药》:"苦微酸咸,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清肝,明目。治结合膜炎,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

①《山东中草药手册》:"散风,明目。治结合膜炎,风疹瘙痒。"

②《内蒙古中草药》:"清肝明目,祛风活血,消肿。治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

③《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平肝明目。治恶血症结,头痛,咳逆,皮肤风痒,喉痹,疮痒,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软蒺藜、草决明、青葙子、菊花,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②治皮肤瘙痒,荨麻疹:软蒺藜、地肤子各适量,煎汤外洗。(《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软蒺藜

药材名称软蒺藜

拼音Ruǎn Jí Lí

别名

出处出自《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西伯利亚滨藜和中亚滨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triplex sibirica L.[Obione sibirica Fisch.]2.Atriplex.centralasiatica Iljin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去净杂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等地。

2.分布于华北、西北及吉林、辽宁。

资源分布:1.一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钝四棱形,通常自基部分枝,有白粉粒;枝斜升,有条纹。叶互生;叶柄长3~6mm;叶片卵状三角形至菱状卵形,长3~5cm,宽1.5~3cm,先端微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的1对齿较大,成裂片状,下面灰白色,密生粉粒。团伞花序,几遍布叶腋;花单性;雄花花被片5,雄蕊5,花丝基部连合;雌花无花被,为2个合生苞片包围;果期苞片膨大,木质,表面具多数不规则的刺状突起,顶缘牙齿状,基部楔形。胞果卵形或近圆形,果皮膜质,白色,与种子贴伏。种子直立,红褐色或

栽培1.生于盐碱滩、湖边、河岸和固定沙丘上或见于草地和路边。

2.生于戈壁、荒地、河岸和盐碱化土上。

性状性状鉴别(1)中亚滨藜 胞果外被2片宿存苞片,直径0.4-1.4cm,土黄色或浅绿色。苞片为扁平扇形,有3条放射状隆起的主脉及网状细脉,无棘状突起,上部扇形,边缘波状或稍成5浅裂,基部渐细成短果柄。剥开两苞片露出扁圆形胞果1枚,呈棕色,直径约3mm。表面光滑,一侧有喙状突起。果皮与种皮均薄,剥开后呈淡黄色,富油质。气微弱,味微酸咸。

(2)西伯利亚滨藜 苞片基部具棘状、软棘状或疣状突起,但不刺手。(图3)

药理作用具抗病毒作用及抗血吸虫作用[1]。

性味苦;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祛风止痒;活血消肿;通乳。主目赤肿痛;头痛;头晕;咳逆;喉痹;风疹;皮肤癌痒;肿毒;乳汁不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1.《山东中草药手册》:散风,明目。治结合膜炎,风疹瘙痒。

2.《内蒙古中草药》:清肝明目,祛风活血,消肿。治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

3.《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平肝明目。治恶血症结,头痛,咳逆,皮肤风痒,喉痹,疮痒,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接骨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接骨丹药材名称大接骨丹拼音Dà Jiē Gǔ Dān别名水冬瓜、接骨丹、叨里木来源为山茱萸(叨里木科)鞘柄木属植物裂叶鞘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

  • 仙掌子

    《中药大辞典》:仙掌子药材名称仙掌子拼音Xiān Zhǎnɡ Zǐ别名千岁子、凤栗(《广东新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仙人掌"条。性

  • 七叶一把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叶一把伞药材名称七叶一把伞拼音Qí Yè Yì Bǎ Sǎn别名倒卵叶六驳来源樟科黄肉楠属植物倒卵叶黄肉楠Actinodaphne obovata

  • 饿蚂蝗

    《全国中草药汇编》:饿蚂蝗药材名称饿蚂蝗拼音è Mǎ Huánɡ别名山豆根[贵州]、粘身草、胃痛草、红掌草来源豆科山绿豆属植物饿蚂蝗Desmodium sambuense (D.

  • 小三棵针

    《中药大辞典》:小三棵针药材名称小三棵针拼音Xiǎo Sān Kē Zhēn别名小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

  • 土中闻

    药材名称土中闻拼音Tǔ Zhōnɡ Wén别名鸡脚参、象牙参、鸡脚玉兰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土中闻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有粗壮肉质的根茎,5~6

  • 马鬃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鬃参药材名称马鬃参别名补草根、小白棉来源桔梗科马鬃参Cyananthus argenteus Marq.,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健脾除湿,通经活络

  • 飞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廉药材名称飞廉拼音Fēi Lián别名大蓟、刺盖来源为菊科飞廉属植物飞廉Carduus crispus L.和藏飞廉C. acanthoides 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季花

  • 缠竹黄

    药材名称缠竹黄别名蔓龙胆、虎牙草来源龙胆科缠竹黄Tripterospermum cordifolium (Marq.) H. Smi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肝肺火。主治咳

  • 单花山竹子

    药材名称单花山竹子拼音Dān Huā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Uniflower Garcini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单花山竹子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