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越西川木香

越西川木香

药材名称越西川木香

拼音Yuè Xī Chuān Mù Xiānɡ

别名越西木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越西川木香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omiaea denticulata (Ling) Shih [Vladimiria Denticulata Ling]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越西川木香 多年生莲座状草本,高约7cm。根粗壮,直径达1.5c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先端有叶柄残基。叶互生;基生叶柄较长,上部叶柄稍短;基生叶片较多;扩张铺地,叶片不分裂;茎生叶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3-30cm,宽5-12cm,先端钝,基部渐窄而成叶柄,紫红色,边缘不规则分裂,具波状齿,上面被毛,下面近苍白色,脉上有毛。头状花序多数,通常8个集生;花序柄极短或无;总苞片5-6层;花托无托片,冠毛近3层,多直立;花冠紫红色,管理体制部极窄,较檐部约长2倍;花药天蓝色,基部有撕裂状尾部。瘦果光滑,有棱,具宿存冠毛。花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3500m的山林缘草地或向阳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略似鸡骨,长5-25cm,直径0.5-2cm。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纵裂沟,并有突起的须根痕。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多有偏心性放射状纹理及油室,皮部较薄,形成层颜色较深。油质较重。气浊,味微苦甜而苦辣,嚼之粘牙。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脘腹胁肋疼痛;泄泻;痢疾;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1.5-3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柘耳

    药材名称柘耳拼音Zhè ěr别名柘黄出处《纲目》来源为寄生于柘树上的木耳。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功能主治治肺痈咳嗽,脓血腥臭。不问脓成未成,用柘耳一两研末,糊丸如

  • 火秧竻

    《中药大辞典》:火秧竻药材名称火秧竻拼音Huǒ Yānɡ Lè别名霸王鞭(《广州植物志》),阿黎树、羊不揩、龙骨刺(《广西中兽医药植》),火虹、火巷、美泽大戟(《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

  • 三出叶委陵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出叶委陵菜药材名称三出叶委陵菜别名草杜仲来源蔷薇科三出叶委陵菜Potentilla betonicaefolia Poiret,以地上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性味苦、辛,微温。

  • 对叶百部

    药材名称对叶百部拼音Duì Yè Bǎi Bù英文名Tuber Siemona Root别名大百部、野天门冬根、山百部来源为百部科植物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

  • 绒毛桢楠

    药材名称绒毛桢楠拼音Rónɡ Máo Zhēn Nán别名野枇杷、山枇杷、猴高铁、掠头柴、江南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绒毛桢楠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velutina Cha

  • 鸭屎树

    药材名称鸭屎树拼音Yā Shǐ Shù别名冻绿刺、洞皮树、臭李子、圆叶鼠李来源鼠李科鸭屎树Rhamnus globosus Bunge,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性味苦、涩,微寒。功能

  • 空柄假牛肝

    药材名称空柄假牛肝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空柄假牛肝Boletinus cavipes (Opat.) Kalchb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于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山西

  • 小果白刺

    药材名称小果白刺拼音Xiǎo Guǒ Bái Cì别名白刺、西伯利亚白刺、酸胖、哈莫儿、卡蜜、旁白日布、哈日木格[蒙名]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

  • 石地钱

    药材名称石地钱拼音Shí Dì Qián别名石蛤蟆来源药材基源:为瘤冠苔科(石地钱科)植物石地钱的叶状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boulia hemisphaerica(L.)Raddi[March

  • 甘蔗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蔗药材名称甘蔗拼音Gān Zhe别名红甘蔗来源禾本科甘蔗Sacharum sinense Roxb.,以秆、汁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省。化学成分含蔗醣13~27%、己酸、乙醇酸(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