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虎皮楠

虎皮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皮楠

药材名称虎皮楠

来源交让木虎皮楠Daphniphyllum glaucescens Blume,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脾脏肿大,毒蛇咬伤,骨折。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虎皮楠

药材名称虎皮楠

拼音Hǔ Pí Nán

英文名leaf or seed of Common Daphniphyllum

出处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皮楠科植物虎皮楠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phniphyllum oldhami (Hemsl.)Rosenth.[D.gaucescens Bl.var.oldhami Hemsl.;D.glaucescens auct.non B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叶鲜用;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虎皮楠 常绿小乔木,高3-10m。树皮褐色,栓皮质,内皮黑色。单叶互生,在枝端为丛生状;叶柄长约2cm,带红色;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长约8cm,先端急尖,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在顶端有粗大锯齿,上面平滑有光泽,下面苍白色,有疣状突起。总状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被萼状,不宿存;花小;雄花花被片4-5,雄蕊8,花丝短而离生,花药大;雌花有花被片6-8,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2,宿存。核果宽椭圆形,黑色,外果皮肉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湖北、湖南、台湾、广东等地。

性味苦;涩;凉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脾脏肿大;毒蛇咬伤;骨折创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5-30g。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或捣汁搽。

各家论述《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涩、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脾脏肿大,毒蛇咬伤,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水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水茄药材名称黄水茄别名黄果珊瑚、野茄、丁茄、黄天茄来源茄科茄属植物黄刺茄Solanum coagulans Forsk.[S. sanctum L.],以根、叶及果入药。夏秋采根

  • 臭油果

    药材名称臭油果拼音Chòu Yóu Guǒ别名大香果、香桂子、野香油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thomsonii Alle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果熟

  • 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铃兰药材名称铃兰拼音Línɡ Lán别名草玉铃、小芦铃、香水花、鹿铃、君影草、草寸香来源百合科草玉铃属植物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

  • 牛西西叶

    药材名称牛西西叶拼音Niú Xī Xī Yè别名酸模叶、金不换叶、羊铁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巴天酸模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patientia L.采收和储藏:植物生长茂盛时采收,鲜

  • 毛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木通药材名称毛木通拼音Máo Mù Tōnɡ来源毛茛科毛木通Clematis buchananina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辛、苦,凉。功

  • 壮筋草

    《中药大辞典》:壮筋草药材名称壮筋草拼音Zhuànɡ Jīn Cǎo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5米。幼枝密被白色短

  • 网脉橐吾

    药材名称网脉橐吾拼音Wǎnɡ Mài Tuó Wú别名山紫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网脉橐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laria dictyoneura (Franch.) Hand.-Maz

  • 鹤骨

    药材名称鹤骨拼音Hè Gǔ英文名Red-crested crane bone, Red-crowned crane bone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鹤科动物丹顶鹤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短柄忍冬

    药材名称短柄忍冬别名鸡骨头树来源忍冬科短柄忍冬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 f. podocarpa Franch. ex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

  • 粗叶卷柏

    药材名称粗叶卷柏拼音Cū Yè Juǎn Bǎi英文名Roughleaved Spikemoss别名肺筋草、石上柏、凤尾草、鸭头草、银肺筋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中国药用动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