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蔓胡颓子

蔓胡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蔓胡颓子

药材名称蔓胡颓子

拼音Màn Hú Tuí Zǐ

别名耳环果、羊奶果、甜棒槌、砂糖罐、桂香柳

来源胡颓子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Thunb.,以果、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河南及长江流域各省,南达广东、广西、台湾。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醣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叶:平喘止咳。

果:收敛止泻。

根:利水通淋,散瘀消肿。

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咳嗽:叶研粉,每次0.5~1钱,每日2次;或用鲜叶3~4钱,水煎服。

肠炎腹泻:果3~6钱,水煎服。

骨鲠喉:鲜叶2~3凉,捣烂冲开水,慢慢吞咽。

跌打肿痛,吐血,尿路结石:根1~2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

药材名称蔓胡颓子

拼音Màn Hú Tuí Zǐ

别名甜棒锤、蒲颓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抱君子、桂香柳(《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蔷蔤树、半春子、疑吴(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果实。春季采收。

原形态常绿蔓生或攀援灌木,无刺,长达5米,小枝密被锈色鳞片。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长5~7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黄褐色或青铜色,有锈色鳞片,侧脉6~8对。花淡白色,下垂,外面密被锈色鳞片,3~7朵聚生于叶腋而成一短总状花序;花被筒漏斗状,质厚,上部4裂,裂片宽三角形,内面被白色星状绒毛;雄蕊4;花柱直立,无毛。果椭圆形,密被锈色鳞片,长1~1.4厘米。花期冬季。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山地的灌木丛中。分布河南及长江流域各省,南达广东、台湾等地。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酸,平。"

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收敛止泻。治肠炎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

备注广东等地尚产一种角花胡颓子与本种的区别点为:花单生;花被管四棱,于子房顶部收缩,上端4裂;果具长柄。功用与蔓胡顽子基本相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蔓胡颓子

药材名称蔓胡颓子

拼音Màn Hú Tuí Zǐ

英文名Fruit of Glabrous Elaeagnus

别名甜棒锤、蒲颓子、半春子、疑吴、痧银藤、白面将军、加豆叶、藤木楂、柿果、白甜蒲、旗糊、顶钟树、米疑吴、蔷蔤树。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和角花胡颓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laeagnus glabra Thunb.2.Elaegnus gonyanthes Benth.

采收和储藏:春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蔓胡颓子 常绿蔓生或攀援援灌木,高达6m。无刺,稀具刺;幼枝密被锈色鳞片。单叶互生;叶辆长5-8mm;叶片革质或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2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被褐色鳞片。花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常3-7朵密生于叶腋短小枝上成伞形总状花序;萼筒漏斗形,长4.5-5.5mm,裂片2.5-3mm;雄蕊的花丝长不超过1mm;花柱细长,无毛,先端弯曲。果实长圆形,稍有汁,长14-19mm,被锈色鳞片,成熟时红色。花期9-11月,果期翌年4-5月。

2.角花胡颓子本种与蔓胡颓子的主要区别点为:花单生,萼筒显着四角形(角柱状),裂片长3.5-4.5mm,网状脉在上面极明显,易于识别。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丘陵、山地的灌木丛中。

2.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广东等地尚产一种角花胡颓子Elaeagnusgonyanthes Benth.与本种的区别点为:花单生;花被管四棱,于子房顶部收缩,上端4裂;果具长柄。功用与蔓胡颓子基本相同。

性味酸;平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止痢。主肠炎;腹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

各家论述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收敛止泻。治肠炎腹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望月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望月砂药材名称望月砂拼音Wànɡ Yuè Shā别名野兔粪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

  • 半边旗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旗药材名称半边旗拼音Bàn Biān Qí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来源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 杜楝

    药材名称杜楝拼音Dù Liàn别名海南杜楝、钮扣丹、手拳灵。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杜楝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raea pubescens Helle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 杏仁

    《中药大辞典》:杏仁药材名称杏仁拼音Xìnɡ Rén别名杏核仁(《本经》),杏子(《伤寒论》),木落子(《石药尔雅》),苦杏仁(《临证指南》),杏梅仁(《浙江中药手册》)。出处《本

  • 土荆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荆芥药材名称土荆芥拼音Tǔ Jīnɡ Jiè别名臭草[福建、江西、贵州]、臭藜藿、杀虫芥、钩虫草、鹅脚草、狗咬癀来源为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

  • 石瓜子莲

    《中药大辞典》:石瓜子莲药材名称石瓜子莲拼音Shí Guā Zǐ Liá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石生越橘的枝叶。原形态常绿灌木,高50~150厘米。1年生小枝呈方形,

  • 羊蹄甲

    药材名称羊蹄甲拼音Yánɡ Tí Jiǎ别名老白花[云南]、洋紫荆[广东]、猪迹羊蹄甲来源豆科羊蹄甲属植物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以根、树皮,叶及花入药。

  • 柳杉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杉药材名称柳杉拼音Liǔ Shān别名长叶柳杉、宝树、沙罗树、孔雀杉来源杉科柳杉属植物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

  • 山飘儿草

    《中药大辞典》:山飘儿草药材名称山飘儿草拼音Shān Piāo ér Cǎo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紫红獐牙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40厘米。茎

  • 腺花香茶菜

    药材名称腺花香茶菜拼音Xiàn Huā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食疙瘩、铁石元、路边金、水龙胆草、大钮子七[云南丽江]来源唇形科腺花香茶菜Rabdosia a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