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蓑草根

蓑草根

药材名称蓑草根

拼音Suō Cǎo Gēn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拟金茅嫩根茎。春、夏采收,晒干。

原形态拟金茅,又名:龙须草、羊草。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须根粗壮。秆一侧具纵沟,具3~4节。叶鞘除下部者外均短于节间,鞘口只细纤毛,根出的叶鞘密生白色绒毛;叶舌成一圈短纤毛状;叶片狭线形,长10~30厘米,宽1~3毫米,卷折成细针状,顶生叶片甚至退化呈锥形,无毛。总状花序密生淡黄褐色的绒毛,2~4枚指状排列,穗轴与小穗柄均扁压,两侧具长纤毛或无毛;小穗长4.5~6毫米,基盘具乳黄色丝状柔毛;第一颗背腹扁,中部以下簇生乳黄白色丝状柔毛;第二颖舟形,较长于第一颖,中脉延生成长达3毫米之短芒,中部以下簇生长柔毛;第一花雄性或中性,外稃透明膜质,内稃较外稃稍短或退化;第二花两性,外稃狭长圆形,先端具一稍弯曲的芒,内稃先端钝;雄蕊3;柱头2枚,帚刷状,黑紫色。5月抽穗。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上。分布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台湾等地。

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行气破血,治妇女痨病经停及潮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复方治痨病经停:蓑草根二两,红子根一斤,红藤四两,小血藤根一两,茜草根二两,百节藕四两。炖五花肉服。(《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黄菀

    《中药大辞典》:黄菀药材名称黄菀拼音Huánɡ Wǎ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菊种植物森林千里光的全草。8~9月采。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100厘米。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

  • 飘拂草

    《中药大辞典》:飘拂草药材名称飘拂草拼音Piāo Fú Cǎo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两歧飘拂草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变异极大,秃净或稍被柔毛。茎细,高25~50厘米,在花序

  • 黄蜀葵叶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叶药材名称黄蜀葵叶拼音Huánɡ Shǔ Kuí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叶片。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寒,

  • 裂叶心翼果

    药材名称裂叶心翼果拼音Liè Yè Xīn Yì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心翼果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pterygium quinquelobum Hassk.[Cardiop

  • 巴豆壳

    《中药大辞典》:巴豆壳药材名称巴豆壳拼音Bā Dòu Ké别名巴豆皮(《宣明论》)。出处《纲目》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皮。植物形态详"巴豆"条。功能主治①《纲

  • 青灰叶下珠

    药材名称青灰叶下珠拼音Qīnɡ Huī Yè Xià Zhū英文名all-grass of Greyblue Leaf-flower出处始载于《浙江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青灰叶下珠的

  • 糯米藤

    《中药大辞典》:糯米藤药材名称糯米藤拼音Nuò Mǐ Ténɡ别名捆仙绳(《天宝本草》),糯米菜(《峨嵋药植》),糯米草、米浆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生扯拢、筲箕藤(《民间常用草

  • 岩豆根

    药材名称岩豆根拼音Yán Dòu Gēn别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10~11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老枪谷叶

    药材名称老枪谷叶拼音Lǎo Qiānɡ Gǔ Yè别名尾穗苋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尾穗苋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caudat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 小箭草

    药材名称小箭草拼音Xiǎo Jiàn Cǎo别名零余子佛甲草(《植物学大辞典》),马屎花(《苏南种子植物》),珠芽石板菜(《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珠芽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