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落马衣

落马衣

药材名称落马衣

拼音Luò Mǎ Yī

英文名Indian Epimeredi Herb

别名马衣叶、假紫苏、土防风、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防风草、秽草、大篾草、大羊古骚、排风草、臭苏、野苏麻、土藿香、野苏、野紫苏、猪麻苏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广防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meredi indica(L)Rothm.[Anisomeles indica(L)O.Ktz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割取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广防风,直立草本,粗壮,分枝,高1-2m。茎四棱形,密被白色贴生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4.5cm;苞片叶状;叶片阔卵圆形,长4-9cm,宽2.5-6.5cm,先凋急尖,基部截状疾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牙齿,两面均被毛。轮伞花序多花,密集,在主茎和侧枝顶排列成密集的或间断的长穗状花序;苞片线形,长3-4mm;花萼钏形,长约6mm,外面被长硬毛及腺柔毛和腺点,萼齿5,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7mm,边缘具纤毛,果时增大;花冠淡紫色,长约1.3cm,外面 无毛,内面中部有毛环,上唇直伸,长圆形,全缘,下唇平展,3裂,中裂片倒心形,边缘微波状收购价面中部具髯毛,侧裂片较小,卵圆形;雄蕊4,伸出,三二强,花丝两侧边缘膜质,被小纤毛,前对药室平行,后对药室退化成1室;子房无毛,花柱无毛,柱头2浅裂;花盘平顶,具圆齿。小坚果近圆球形,直径约1.5mm,黑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2400m的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的林缘或路旁等荒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广西及西南等地。

性状1.干燥全草,长1-1.5m。茎草质,四棱形、粗可达5mm。

2.表面棕色或红棕色,被毛,尤以棱角处为多;3.质硬,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白色的髓。

4.叶多皱缩,边缘具锯齿,上面灰棕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有毛,质脆,易破碎。

5.有时可见密被毛茸的花序,花多脱落,仅留灰绿色的花萼,往往包有1-4枚小坚果。

6.气微,味淡微苦。

7.以叶多、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1.全草含挥发油及生物碱。又叶含防风草双内酯(ovatodi-olide)。地上部分含防风草双内酯(ovatodi-olide)。地上部分含防风草甙(aniso-folinA)、芹菜素-7-O-β-D-(2″,6″-双-O-对-香豆酰)-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2″,6″-di-O-coumaryl)glucoside]、芹菜素-7-O-β-D-(4″,6″-双-O-对-香豆酰)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4″,6″-di-O-p-coumaryl)glucoside]、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6,7,3′-trimethoxyflavone)和芹菜素。根含二十四烷(tetracosane)、二十四烷醇(tetracosanol)、β-香树脂醇(β-amyrin)、无羁萜(friedelin)、白桦脂酸(betulonicacid),及二萜化合物防风草内酯、防风草酸(anisomelicacid)和黄酮化合物防风草素(anisomelin)。

2.另有谓全草尚含黄酮甙、酚类、还原糖和鞣质。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消疮毒。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壮筋骨;肾虚人取其头浸酒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止痛,壮筋骨,消风散热,去毒疮,除筋骨疼痛,肾虚人取其头浸酒饮。祛风湿,壮筋骨,乌须,明目,洗痔疮,洗疳,去肿。

2.《陆川本草》:驱风发表,行气疏滞。治感冒身热,呕吐,腹痛,四肢麻痹,蜂、蝎虫伤。3.《南宁市药物志》:祛风散热,解毒止痛。治疮疡,关节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臭黄荆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黄荆药材名称臭黄荆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别名斑鸠站、斑鹊子、短柄腐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臭黄荆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

  • 粟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奴药材名称粟奴拼音Sù Nú别名粟粒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粟奴Ustilago crameri Koern.以冬孢子粉入药。多寄生

  • 铁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海棠药材名称铁海棠拼音Tiě Hǎi Tánɡ别名万年刺、千脚刺、鸟不宿、麒麟花、刺蓬花、刺仔花、有刺日日有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

  • 锅焦

    药材名称锅焦拼音Guō Jiāo别名锅粑(王玷桂《不药良方》),黄金粉(《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烧干饭时所起的焦锅巴。性味《纲目拾遗》:"味苦甘,性平。"功能主治《纲

  • 算盘子根

    《中药大辞典》:算盘子根药材名称算盘子根拼音Suàn Pán Zi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根,秋季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算盘子"条。

  • 黄缅桂果

    《中药大辞典》:黄缅桂果药材名称黄缅桂果拼音Huánɡ Miǎn Guì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木兰种植物黄兰的果实。夏、秋采收,去皮,晒干。功能主治健胃止痛。治消化

  • 车桑子根

    药材名称车桑子根拼音Chē Sānɡ Zǐ Gēn英文名Root of Clammy Hopseedbush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dona

  • 乌灵参

    药材名称乌灵参拼音Wū Línɡ Shēn别名乌苓参、雷震子、乌丽参、鸡(土从)蛋、地炭棍、鸡茯苓出处本品未见本草记载。清代《灌县志》称:“乌苓参,其苗出土易长,根延数丈,结实虚悬空窟中,当雷震时必转

  • 牛黄

    《中国药典》:牛黄药材名称牛黄拼音Niú Huánɡ英文名CALCULUS BOVIS别名丑宝、天然牛黄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 鸭舌鱼鳖

    药材名称鸭舌鱼鳖拼音Yā Shé Yú Biē别名苍条鱼鳖、卧龙草、马牙齿、三百棒、石豇豆、回阳生、金扁担、金挖耳、手指背、石菜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x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