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芦山藤

芦山藤

药材名称芦山藤

拼音Lú Shān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岩穴千里光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spelaeicolus (Van,) Gagnep. [Vernonia spelaeicola Van.; Cissampelopsis spelaeicola (Van.) C. Jeffrey et Y. L. 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岩穴千里光攀援藤本。茎牵绕,木质,直径达1cm,多分枝,被密茸毛,后多少脱毛。叶互生;叶柄长3-6cm;叶片宽心形或卵圆状心形,长5-16cm,宽4-14cm,基部心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有浅齿,上面近无毛,下面被黄白色密茸毛,有向先端弧曲的掌状脉,网状细脉在叶下面隐于毛茸中;上部叶小,卵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有短梗,多数在枝端及叶腋排列成圆锥状伞房状花序;花序枝开展,有卵圆形至条形苞叶;总苞筒状,长约8mm,直径达5mm;总苞片8-9个,条形,先端尖,边缘膜质,背面被微茸毛;花全部筒状,约15个。瘦果,圆柱形,有纵沟,长达3mm;冠毛白色至浅黄色,长7-9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林下;茎攀援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倒吊笔

    药材名称倒吊笔拼音Dǎo Diào Bǐ别名九龙木、墨柱根、章表根、苦常、土北芪、枝桐木、猪松木、细姑木、刀柄来源夹竹桃科倒吊笔属植物倒吊笔Wrightia pubescens R. Bro

  • 刺菱根

    药材名称刺菱根拼音Cì Línɡ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根。功能主治利水通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摘录《中药大辞典》

  • 无花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无花果药材名称无花果拼音Wú Huā Guǒ别名文先果、奶浆果、树地瓜、映日果、明目果、密果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果实,其根及叶也入药。

  • 马肋巴

    药材名称马肋巴拼音Mǎ Lèi Bā别名马力跨、过山龙来源药材基源:为裸子蕨科植物尖齿凤丫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iogramme affinis(Wall.)Hieron.[Gra

  • 龙角

    药材名称龙角拼音Lónɡ Ji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角骨化石。化学成分与龙骨、龙齿相似,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性味甘,平。①《药对》:"平。"②《纲目》

  • 臭草

    《中药大辞典》:臭草药材名称臭草拼音Chòu Cǎo别名臭艾(《广西中药志》),小香草(《广西植物名录》),荆芥七(《广西中草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芸香的全草。6~7月

  • 人面子根皮

    《中药大辞典》:人面子根皮药材名称人面子根皮拼音Rén Miàn Zi Gēn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漆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根皮。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切碎

  • 蛤叶薯

    药材名称蛤叶薯拼音Há Yè Shǔ别名单边救主、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葛薯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tea chingii Prain et Burkill采收和储藏:秋、

  • 沙旋复花

    《中药大辞典》:沙旋复花药材名称沙旋复花拼音Shā Xuán Fù Huā别名绞蛆爬(《内蒙古中草药》),秃女子草、黄喇嘛、黄花蒿、蓼子朴(《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阿拉

  • 刺柄莲座蕨

    药材名称刺柄莲座蕨拼音Cì Bǐnɡ Lián Zuò Jué英文名Wall Angiopteris别名刺柄观音座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刺柄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