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艾纳香根

艾纳香根

《中药大辞典》:艾纳香根

药材名称艾纳香根

拼音ài Nà Xiānɡ Gēn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菊科植物艾纳香,植物形态详"艾纳香"条。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活血散瘀。治风湿痛,跌打瘀痛,产后骨痛,受凉腹痛,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艾纳香根

药材名称艾纳香根

拼音ài Nà Xiā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Balsamiferou Blumea

别名大风艾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balsamifera (L.)DC.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艾纳香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3m。茎粗壮,茎皮灰褐色,有纵条棱,木质部松软,白色,有髓部,节间长2-6cm,被黄褐色密柔毛。下部叶宽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2-25cm,宽8-10cm,先端短尖或锐,基部渐狭,具柄,柄两侧有3-5对狭线形的附属物,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淡褐色或黄白色密绢状绵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10-15对;上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略尖,无柄或有短柄,柄的两侧常有1-3对狭线形的附属物,全缘或具细锯及羽状齿裂。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开展具叶的大圆锥药序;花序梗被黄色密柔毛;总苞钟形;总苞片约6层,外层长圆形,背面被密柔毛,中层线形,内层长于外层4倍;花托蜂窝状。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檐部2-4齿裂;两性花花冠檐部5齿裂,被短柔毛。瘦果圆柱形,具棱5条,被密柔毛;冠毛红褐色,糙毛状。花期几乎全年。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利水消肿。主风湿关节痛;消化不良;泄泻;水肿;血瘀痛经;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枫寄生

    药材名称枫寄生拼音Fēnɡ Jì Shēnɡ别名螃蟹夹、桐树寄生、桐子寄生[四川]、枫树寄生、枫香寄生、蟹爪寄生、虾脚寄生[广西]、栗寄生[陕西]来源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扁枝槲寄生Viscu

  • 瓦草

    《中药大辞典》:瓦草药材名称瓦草拼音Wǎ Cǎo别名白前(《滇南本草》),滇白前(《植物名实图考》),金柴胡、大牛膝、九大牛(《云南中草药》),青骨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

  • 樗叶花椒皮

    药材名称樗叶花椒皮拼音Chū Yè Huā Jiāo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树皮。立夏前后,剥取树皮,晒干。生境分部产浙江、福建等地。性状干燥树皮呈

  • 茺蔚子

    《中国药典》:茺蔚子药材名称茺蔚子拼音Chōnɡ Wèi Zǐ英文名FRUCTUS LEONURI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

  • 九龙盘

    药材名称九龙盘别名花棕叶、蛇退、棕巴叶来源百合科九龙盘Aspidistra lurida Ker-Gawl.,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东。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健胃止痛,续骨生肌。小儿消化不良,

  • 岩五加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五加药材名称岩五加别名五叶参来源五加科岩五加Pentapanax leschenaultii (Wight et Arn.) Seem.,以茎皮、根皮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盲肠草

    药材名称盲肠草拼音Mánɡ Chánɡ Cǎo别名鬼针草、黄花雾、玉盏载银杯、婆婆针、感冒草、豆渣草、鬼见愁、豆渣菜、狗札、细毛鬼针草、一包针、刘寄奴、跟人走、带人走、豆叉菜、杈杈草、牙金草、虾钳草、

  • 蝉蜕

    《中国药典》:蝉蜕药材名称蝉蜕拼音Chán Tuì英文名PERIOSTRACUM CICADAE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来源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

  • 穗花蛇菰

    药材名称穗花蛇菰拼音Suì Huā Shé Gū别名地荔枝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穗花蛇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spicata Hayata[Poly-plethia

  • 白垩铁线蕨

    药材名称白垩铁线蕨拼音Bái è Tiě Xiàn Jué别名猪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白垩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gravesii Hance[A.levei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