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良藤

良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藤

药材名称良藤

别名滚天龙、山豆根

来源防己轮环藤属植物轮环藤Cyclea racemosa Oliv.,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理气,止痛。用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中暑腹痛,胃痛。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干粉0.5~1钱,开水冲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良藤

药材名称良藤

拼音Liánɡ Ténɡ

别名隔山消金线风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四川轮环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lea sutchuenensis Gagnep.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段,晒干,或用鲜品。

原形态四川轮环藤草质藤本,有时老茎稍变木质,除苞片外全株无毛。茎纤细而长,具纵条纹。叶柄在叶片近基部盾状着生;叶薄革质或纸质,披针形或长卵形,长5-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全缘,干时变褐色,掌状脉3-5条。花序腋生,总状花序式,有时为穗状花序式,长可达20cm;雄花序较纤弱;雄花萼片4,仅基部合生,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2.5mm;花瓣4,分离或合生,聚药雄蕊有4个花药;雌花萼片2,花瓣2,微小,贴生于萼片基部。核果红色,内果皮长约7mm,背部两侧各有3行小疣状雕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灌丛或林缘,稀生于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尿通淋。主外感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泻痢;牙痛;跌打伤痛;小便淋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月

    《中药大辞典》:海月药材名称海月拼音Hǎi Yuè别名镜鱼(《临海异物志》),以下鱼(《食疗本草》),海镜、膏叶盘(《岭表录异》),蛎镜(《闽中海错疏》),石镜(《海南志》),窗贝(《动物学

  • 猕猴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猕猴桃药材名称猕猴桃拼音Mí Hóu Táo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

  • 水红木花

    药材名称水红木花拼音Shuǐ Hónɡ M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忍科植物水红木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cylindricum Buch.- Ham. Ex D. Don.采收和

  • 绿青

    《中药大辞典》:绿青药材名称绿青拼音Lǜ Qīnɡ别名石绿(《唐本草》),石碌(《本草衍义》),大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柱状或针状。通常多为钟

  • 红牛尾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牛尾七药材名称红牛尾七别名小黄来源蓼科红牛尾七Rheum forrestii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血,清热。主治咽喉痛,腮腺炎,大

  • 芹花

    《中药大辞典》:芹花药材名称芹花拼音Qín Huā出处《唐本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花。化学成分含芸香甙、水蓼素和槲皮素等。性味①《唐本草》:"苦。"②《纲目》:&qu

  • 雨韭

    《中药大辞典》:雨韭药材名称雨韭拼音Yǔ Jiǔ别名浮蔷(《救荒野谱》),青茨菇花(汪连仕《采药书》),蓝鸟花(《植物名汇》)。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的全草。原形态雨久花(《花镜》)

  • 藨寄生

    药材名称藨寄生拼音Pāo Jì Shēnɡ别名石腊竹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藨寄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adouia ruborum Gamble et Prain [G. yunnan

  • 蛇胆

    药材名称蛇胆来源游蛇科动物乌风蛇Zaocys dhumnades Contor或其他种蛇的胆囊。取出胆囊,通风处晾干。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镇痉。用于小儿肺炎,百日咳,支气管炎,咳嗽

  • 小叶小羽藓

    药材名称小叶小羽藓来源苔藓类小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 (Hedw.) Broth. ssp. capitatum (Mitt.) Re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