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胡枝子根

胡枝子根

《中药大辞典》:胡枝子根

药材名称胡枝子根

拼音Hú Zhī Zǐ Gēn

别名山豆根(《江西民间草药》)。

出处《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胡枝子根皮。4~10月采收。

功能主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赤白带下,流注肿毒。

《江西民间草药》:"治腰痛,风湿肌肉关节痛,跌打伤,妇人赤白带下,流注痰毒,黄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腰膝疼痛:胡枝子根、猪瘦肉各二两,黄酒半斤:开水一碗冲炖,分二服。(《闽东本草》)

②治妇人赤白带下:胡枝子根一两,用猪瘦肉四两炖汤,以汤煎药服。(《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脱力:胡枝子根,炖老酒服。(《闽东本草》)

④治流柱肿毒:胡枝子根皮研极细末,鸡蛋白调敷。(《江西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胡枝子根

药材名称胡枝子根

拼音Hú Zhī Zǐ Gēn

英文名Root of Shrub Lespedeza

别名山豆根、扫皮。

出处出自《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spedeza bicolor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胡枝子直立灌木,高达2m。茎多分枝,被疏柔毛。叶互生,三出复叶;托叶条形,长3-4mm;项生小叶较大,宽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宽1-2cm,先端圆钝,徽凹或有极小短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淡绿色,疏生平伏柔毛,侧生小叶较小,具短柄。总状花序腋生,较叶长;小苞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有毛;花萼杯状,长4-5mm,紫褐色,被柔毛,萼齿4裂;花冠蝶形,紫红色,旗瓣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基都有爪,翼瓣长圆形,有爪和短耳,龙骨瓣基部有爪,与旗瓣等长;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有毛。荚果1节,扁平,倒卵形,长约8mm,网脉明显,有密柔毛。种子l颗。花期7-8月,果期 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灌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8-1.4cm。表面灰棕爸,有支根痕,横向突起及纵皱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中央无髓,木部灰黄色,皮部棕褐色。气微弱,味微苦涩。

性味甘;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血止带;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鼻衄;赤白带下;流注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炖肉;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江西民间草药》:治腰痛,风湿肌肉关节痛,跌打伤,妇人赤白带下,流注痰毒,黄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清明菜

    药材名称清明菜拼音Qīnɡ Mínɡ Cài别名铜钱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淡黄香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flauescen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萍蓬草根

    《中药大辞典》:萍蓬草根药材名称萍蓬草根拼音Pínɡ Pénɡ Cǎo Gēn别名水栗子(《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萍蓬草的根茎。秋季采收。性味甘,寒。①《本草拾遗

  • 树乌蝇羽

    药材名称树乌蝇羽别名牙脓草、乌蝇羽、紫灵树、石力、紫力来源大戟科树乌蝇羽Phyllanthus cochinchinensis Spre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温、微涩,凉。功

  • 小黑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黑药药材名称小黑药拼音Xiǎo Hēi Yào别名草三角枫来源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川滇变豆菜Sanicula astrantifolia Wolff ex Kreschm

  • 四方盒子草

    药材名称四方盒子草别名羊肝狼头草、蕨芨花、还阳草来源玄参科四方盒子草Pedicularis rex C. B. Clarke,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微苦,温。功能主治

  • 观音苋根

    药材名称观音苋根拼音Guān Yīn Xiàn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观音苋的根。性味《重庆草药》:"味淡,性温,无毒。"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产后停瘀腹痛,

  • 马牙半支

    《中药大辞典》:马牙半支药材名称马牙半支拼音Mǎ Yá Bàn Zhī别名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

  • 蜘蛛网

    《中药大辞典》:蜘蛛网药材名称蜘蛛网拼音Zhī Zhū Wǎnɡ别名蜘蛛膜(《千金方》),蜘蛛丝(《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圆网蛛科动物大腹圆网蛛的网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蜘蛛"

  • 绒毛鸭脚木

    药材名称绒毛鸭脚木别名大加皮、野巴戟、假通脱木来源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Agalma delavayi (Franch.) Hutch.,以根或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活

  • 卷丝苦苣苔

    《中药大辞典》:卷丝苦苣苔药材名称卷丝苦苣苔拼音Juǎn Sī Kǔ Jù Tái别名渣加哈梧(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卷丝珊瑚苣苔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