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翅茎蜂斗草

翅茎蜂斗草

药材名称翅茎蜂斗草

拼音Chì Jīnɡ Fēnɡ Dòu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翅茎蜂斗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alata Chun et How xe C.Che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亚灌木或草本,高约20cm。基部本质化;茎四棱形,棱上具狭翅,翅宽约1mm。叶对生;叶柄长4-30mm,密被微柔毛,两侧具宽约1mm的翅;叶片膜质或近纸质,卵形或宽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一侧偏斜,长2.5-4cm,宽1-2.5cm,边缘具细疏锯齿,齿尖有1刺毛,掌状脉6,中脉的两侧各为2或3脉,叶面基出脉平整,被疏糠秕,背面基出脉隆起,侧脉不明显,密布小腺点。蝎尾状聚伞花序,生于分枝顶端,有花3-7朵,长1-3cm,总梗长1cm或更短,均无毛,具狭翅;小苞片钻形长约3mm或不到1mm;花梗三棱形,长约5mm,与花萼均被微柔毛;花萼管状漏斗形,长约8.5mm,裂片长三角形,先端渐尖,长约3mm;花瓣粉红色,长卵形,先端长渐尖,长约9mm,宽约3mm;雄蕊3,花丝长约3mm(花蕾时),花药长约5mm,药隔不膨大;子房瓶形,先端具膜质冠。蒴果倒圆锥形,具3棱,与宿存萼贴生;宿存萼无毛,长约9mm,直径4mm,萼片通常不脱落。花果期约8月或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的石上积土或坑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鹅口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西瓜子壳

    《中药大辞典》:西瓜子壳药材名称西瓜子壳拼音Xī Guā Zǐ Ké出处《本草撮要》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功能主治《本草撮要》:&quo

  • 鲈鲤

    药材名称鲈鲤拼音Lú Lǐ别名花鱼、青脖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鲈鲤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

  • 野苏麻

    药材名称野苏麻拼音Yě Sū Má别名野藿香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全草。秋后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四方形,紫红色,具毛。叶对生,卵形,先端渐尖,基部近于平截

  • 黄石脂

    药材名称黄石脂拼音Huánɡ Shí Zhī别名黄符出处黄石脂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1.《吴普本草》云:“或生嵩山(今河南登封县北),色如豚脑、雁(《别录》作‘鹰’,一作&

  • 细锥香茶菜

    药材名称细锥香茶菜拼音Xì Zhuī Xiānɡ Chá Cài别名碎兰花、癞克巴草、六棱麻、野苏麻、地曲来源唇形科细锥香茶菜Rabdosia coesta (Buch.

  • 石防风

    《中药大辞典》:石防风药材名称石防风拼音Shí Fánɡ Fēnɡ别名珊瑚菜(《纲目》),山葖(《安徽通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石防风的根。秋、冬采挖根部,洗净晒干

  • 草蜘蛛

    《中药大辞典》:草蜘蛛药材名称草蜘蛛拼音Cǎo Zhī Zhū别名花蜘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草蛛科动物草蛛的全虫。原形态草蛛,又名:迷路漏斗草蛛。体椭圆形,雄蛛体长约8毫米,雌蛛

  • 无距耧斗菜

    药材名称无距耧斗菜拼音Wú Jù Lóu Dòu Cài别名野前胡、千年耗子屎、黄风来源毛茛科无距耧斗菜Aquilegia ecalcarata Ma

  • 马肉

    《中药大辞典》:马肉药材名称马肉拼音Mǎ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肉。原形态马(《诗经》)体长约1.5~2.5米,高约1~1.5米。毛色随种类而不同。头、面狭长,耳直立能动.前额

  • 日中花

    药材名称日中花拼音Rì Zhōnɡ Huā别名还魂草、午时草、嘴草、禾雀舌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齿苋科植物毛马齿苋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tulaca pilosa L.采收和储藏:夏、秋二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