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绵阳岩白菜

绵阳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阳岩白菜

药材名称绵阳岩白菜

别名岩白菜

来源苦苣苔科绵阳岩白菜Didissandra sinica Craib,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活血止痛。治痨伤咯血,血崩,跌打损伤,痛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绵阳岩白菜

药材名称绵阳岩白菜

拼音Mián Yánɡ Yán Bái Cài

别名岩白菜接骨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无毛漏斗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dissandra sinica (Chun) W. T. Wang [Raphiocarpus sinicus Chu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无毛漏斗苣苔灌木。茎高1-1.5m。近无毛,分枝圆柱形,淡灰色。叶柄长3-5mm;叶片膜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7cm,宽1.4-5.5cm,先端短尾状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略偏斜,边缘锯齿不明显,两面无毛。花1-5朵聚集在分枝顶端:花序梗短细,长约5mm,疏被短柔毛;苞片2,线状披针形,长约6mm;花萼钟状,5裂至基部,裂片披针形,外面近无毛;花冠筒状漏斗形,白色,长约1.2cm,外面微被腺状柔毛,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钝,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雄蕊4,花丝具腺状短柔毛,花药先端成对连着,药室2,不汇合;花盘5浅裂;子房线形,长约6mm,向上变细成花柱,被腺状柔毛,柱头2。蒴果直立或稍弯曲,线形,长2-5cm,褐色,无毛。种子椭圆形,长约3mm,淡褐色。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300(-2400)m的林上湿润肥沃的土壤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及四川。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止痛。主劳伤咯血;崩漏;痛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癣草

    药材名称癣草别名珠子草、水茎、豌豆仁草来源大戟科癣草Euphorbia peplu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杀虫,解毒。主治癣疮。用法用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

  • 刺楸树叶

    药材名称刺楸树叶拼音Cì Qiū Shù Yè英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ndz.别名鸟不宿叶、刺楸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粘毛鼠尾草果

    药材名称粘毛鼠尾草果拼音Zhān Máo Shǔ Wěi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粘毛鼠尾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roborowskii Maxim.采收和储藏:秋

  • 苹果

    《中药大辞典》:苹果药材名称苹果拼音Pínɡ Guǒ别名柰(《说文》),频婆(《广志》),柰子(《千金·食治》),平波(《饮膳正要》),超凡子、天然子(《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

  • 过塘蛇

    《中药大辞典》:过塘蛇药材名称过塘蛇拼音Guò Tánɡ Shé别名水盖菜、崩草(《生草药性备要》),水瓮菜(《本草求原》),水龙(《柳冈杂记》),过江龙(《天宝本草》)

  • 鱼鹰骨

    药材名称鱼鹰骨拼音Yú Yīnɡ Gǔ别名鹗、水鹰来源隼形目鹰科(鹗科)鹗Pandion haliaetus L.,以骨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炮制焙干用。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扑骨折

  • 南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山藤药材名称南山藤别名假夜来香、各山消、苦凉菜、帕格俄姆、帕空耸[傣语]、苦菜藤、通光散、团叶藤来源萝藦科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 (L. f.) Benth. e

  • 箭杆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箭杆风药材名称箭杆风拼音Jiàn Gǎn Fēnɡ别名山姜、九姜连、华良姜来源姜科山姜属植物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 Rosc.,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挖,

  • 圆锥花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圆锥花南蛇藤根拼音Yuán Zhuī Huā Nán Shé Té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锥序南蛇藤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苦草

    《中药大辞典》:苦草药材名称苦草拼音Kǔ Cǎo出处《纲目》来源为水鳖科植物苦草的全草。原形态沉水、无茎草本,有匍枝。叶线形,绿色,薄而透明;长短因水的深浅而定,长的达2米,短的不及15厘米,宽约8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