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细叶大戟

细叶大戟

《中药大辞典》:细叶大戟

药材名称细叶大戟

拼音Xì Yè Dà Jǐ

别名打碗科、猫眼草(《中国药植图鉴》)。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大戟科植物细叶大戟全草。6~8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45厘米。根细长。茎直立,下部带紫色,上部分枝,嫩枝绿色,全株含乳汁。茎部叶互生;倒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4.5厘米,宽3~4毫米,先端钝圆、微凹或凸头,全缘,中部以上狭细;小伞梗先端的叶密生;线形。杯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成复伞形,伞梗4~8枝,每枝再分2~4枝小伞梗,上生1对或数对对生的苞叶;萼状总苞,先端具4腺体,呈弯月形,或两端有短角;花单性,无花被,黄色;雄花多数和雌花1枚同生于总苞内;雄花仅雄蕊1,药球形;雌花生于花序中央,有长柄,子房3室,花柱3。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卵形,灰褐色或有棕色斑点,长约2毫米。花期4~7月。

生境分部分布河北、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地。

化学成分大戟脑、24-亚甲基环木波萝烷醇、β-香树脂醇、粘霉烯醇。

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叶及茎,研末或熬膏敷肿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细叶大戟

药材名称细叶大戟

拼音Xì Yè Dà Jǐ

英文名thinleaf Euphorbia

别名打碗科、猫眼草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细叶大戟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esula L.var.cyparissoides Boiss.

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细叶大戟 多年生草本,高25-45cm。根细长。茎直立,下部带紫色,上部分枝,嫩枝绿色,全株含乳汁。茎生叶互生;叶片倒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4.5cm,宽3-4mm,先端钝圆、微凹或凸头,全缘;小伞梗先端的叶密生,线形。杯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成复伞形,伞梗4-8枝,每枝再分2-4枝小伞梗,上生1对或数对对生的苞叶;萼状总苞先端具4腺体,呈弯月形,或两端有短角;花单性,无花被,黄色;雄花多数和雌花1枚同生于总苞内;雄花具雄蕊1;雌花有长柄,子房3室,花柱3。蒴果3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卵形,灰褐色或有棕色斑点,长约2mm。花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江苏、浙江、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大戟脑(Euphol)、24-亚甲基环木波萝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β-香树脂醇(β-Amyrin)、粘霉烯醇(Glutenol)。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毒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或熬膏敷。

各家论述《中国药植图鉴》:叶及茎,研末或熬膏敷肿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钩栗

    《中药大辞典》:钩栗药材名称钩栗拼音Gōu Lì别名青叶槠(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钩栲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钩栲,又名:厚果、大叶锥栗、猴栗

  • 绒背蓟

    药材名称绒背蓟拼音Rónɡ Bèi Jì别名猫腿姑来源菊科蓟属植物绒背蓟Cirsium vlassovianum Fisch以块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仙半夏

    药材名称仙半夏拼音Xiān Bàn Xià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制法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内,加入清水浸漂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25斤,加

  • 青酒缸

    药材名称青酒缸拼音Qīnɡ Jiǔ Gānɡ别名味草(《分类草药性》),草鞋板(《天宝本草》),山蚂蝗、味噌草、蛆草(《植物学大辞典》),饿蜞蝇、三把苓(《岭南采药录》),拿身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白背叶根

    《中药大辞典》:白背叶根药材名称白背叶根拼音Bái Bèi Yè Gēn别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大戟种植

  • 胡麻仁

    药材名称胡麻仁来源本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用法用量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或炒熟

  • 雪山甘草

    药材名称雪山甘草别名土甘草[云南丽江]、假秦艽来源唇形科雪山甘草Phlomis betonicoides Diels,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四川。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健脾。主治消

  • 黄龙藤

    药材名称黄龙藤拼音Huánɡ Lónɡ Ténɡ别名五香藤、通气香、铁骨散、小血藤、蛇毒药、拔毒散、小红袍、岩青叶、大红袍、满山香、滑藤、紫龙、血藤、五沙藤出处黄龙藤收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说"

  • 单体蕊黄芪

    药材名称单体蕊黄芪别名色卡[藏名]来源豆科单体蕊黄芪Astragalus monadelphus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

  • 祁州一枝蒿

    药材名称祁州一枝蒿拼音Qí Zhōu Yì Zhī Hāo别名蛇舌草、竹叶艾(《广西药植名录》),鱼胆草、苦蒿(《云南中草药》)。出处《祁州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飞蓬的全草。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