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砂生槐

砂生槐

《全国中草药汇编》:砂生槐

药材名称砂生槐

拼音Shā Shēnɡ Huái

别名蓟瓦[藏名]

来源豆科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 (Wall.)Benth. ex Baker,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西藏。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治湿热黄疸,白喉等症。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砂生槐

药材名称砂生槐

拼音Shā Shēnɡ Huái

别名蓟瓦(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砂生槐种子。8~10月采收成热的果实,晒干,打下种子。

原形态矮而多枝的灌木,密被白色短柔毛,小枝顶端成刺状。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1~17,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先端具长刺尖,两面被白色长柔毛;托叶宿存,呈针刺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多而散生;花梗较萼为短;萼钟状,密被白色长柔毛,萼齿三角形;花冠蓝紫色,旗瓣下部白色。荚果串珠状,长7~11厘米,密被短柔毛;有5~6颗种子。花期5月。

生境分部生于干燥的山坡、沙滩。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治湿热黄疸,白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砂生槐

药材名称砂生槐

拼音Shā Shēnɡ Huái

英文名Sandliving Sophora

别名蓟瓦。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砂生槐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phora moorcroftiana (Benth.)Baker

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收成熟的果实,打下种子,晒干。

原形态砂生槐 矮灌木。多分枝,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顶端呈刺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7,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6-13mm,宽2-4(-7)mm,先端具长刺尖,两面被白色柔毛;托叶宿存,呈针刺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多而散生;花西风较萼短;萼钟状,长5-6mm,密被白色长柔毛,萼齿短三角形;花冠蓝紫色,旗瓣下部白色,长15-19mm,瓣片长圆形,先端凹,翼瓣与龙骨瓣近于等长,稍短于旗瓣;雄蕊10,近离生;子房具短柄,密被白色长柔毛。荚果串珠状,长7-11cm,密被短柔毛。有种子5-6颗。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4400m的山坡灌丛中、沙滩、石质干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有a-苦参碱(a-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和槐根碱(sophocarpine)。

果实含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1.64%,氧化槐根碱(oxysophocarpine)0.5%,苦参碱0.172%,和槐根碱0.005%。

根含砂生槐黄烷酮(sophoraflavanone)H、I、J,甘草异黄酮(licoisoflavone)A,山豆根黄烷酮(euchrestaflavanone)A和菜豆素(phaseollidin),尚含砂生槐黄烷酮G,砂生槐异黄酮(sophoraisoflavone)A,砂生槐黄烷酮B,甘草异黄酮B,毛蕊异黄酮(calycosin),L-山槐素(L-maackiain)及苜蓿酚(medicagol)。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主湿热黄疸;白喉;乳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茴香

    药材名称茴香拼音Huí Xiānɡ别名蘹香(《药性论》),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

  • 汝兰

    《中药大辞典》:汝兰药材名称汝兰拼音Rǔ Lán别名金线吊乌龟(《四川中药志》),千金藤、山乌龟。吊金龟(《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汝兰的根。六月采根,切块,晒干

  • 白透骨消

    药材名称白透骨消拼音Bái Tòu Gǔ Xiāo英文名White Ground Ivy别名透骨消、连钱草、活血丹、见肿消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杆物白透滑消的全草。拉丁植物动

  • 紫金砂

    药材名称紫金砂拼音Zǐ Jīn Shā出处《全展选编·内科》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囊瓣芹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30厘米。茎直立,1~2条,管状,少分枝,有短毛。基生叶三角状卵形,长3~7

  • 箭叶苣

    药材名称箭叶苣别名三角草、土半夏、犁头浆草、犁铧草来源菊科箭叶苣Lactuca henryi Dun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四川、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治乳腺炎,疮疖,无名

  • 藤碎补

    药材名称藤碎补拼音Ténɡ Suì Bǔ别名千里马、赶山鞭、上树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滇星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hymenodes(Kunze)Ching[Po

  • 铺地草

    药材名称铺地草拼音Pū Dì Cǎo英文名Herb of Prostrate Euphorbia别名小号乳仔草、红乳草、小飞扬、地锦草。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铺地草的全草

  • 白郎花

    《中药大辞典》:白郎花药材名称白郎花拼音Bái Lánɡ Hu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橡树科植物峨眉椴的根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约10米。芽卵形,芽鳞锐形或较钝。单叶互生;长方形

  • 鹰骨

    《中药大辞典》:鹰骨药材名称鹰骨拼音Yīnɡ Gǔ别名鹞婆骨(《陆川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骨胳。原形态苍鹰(魏澹《文集》),又名:黄鹰(魏澹《文集》),鷞鸠(《尔雅翼》),角鹰(《

  • 臭矢菜

    药材名称臭矢菜别名羊角草、黄花菜、野油菜来源白花菜科臭矢菜Cleome vircos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