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萝藦

石萝藦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萝藦

药材名称石萝藦

别名五来、水杨柳[广西]、南石萝藦、假了刁竹、满草

来源萝藦科石萝藦属植物石萝藦Pentasacme championii 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肝炎,风火眼痛。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石萝藦

药材名称石萝藦

拼音Shí Luó Mò

英文名root of Champion Pentasacme

别名五来、南石萝摩、假丁刁竹、凤尾草、满草、水杨柳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石萝摩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ndasacme championii Benth.

采收和储藏:4-10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通常不分枝,节间长1.5-3cm,无毛。叶对生,膜质;叶柄极短,长1-2mm;叶片狭披针形,长4-16cm,宽0.5-1.5cm,先端尖;侧脉不明显。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比叶为短,着花4-8朵;总花梗极短;花梗纤细;花萼5,狭披针形,内面基部具腺体;花小,白色,花冠裂片5,狭披针形,远较花冠简长,向右覆盖;副花冠成5鳞片,与花冠裂片互生,先端有小齿;花粉块每室1个,卵圆形,直立中间与花粉块柄连结,先端有透明钩状的小尖。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极短,柱头盘状五角形,先端2裂。蓇葖果圆柱状披针形,双生。种子先端具长约1.5cm的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10月,果期7月至翌年4月。0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地疏林下或溪边、石缝、林谷中。

资源分布:分布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归经肝;胆经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解毒消肿。主风热感冒;咳嗽;咽痛;目赤;肝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治肝炎、风火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鸦椿卫矛

    药材名称鸦椿卫矛拼音Yā Chūn Wèi Máo英文名Euscaphis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鸦椿卫矛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

  • 舌状蜈蚣藻

    药材名称舌状蜈蚣藻来源藻类红藻门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 Yamada,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鞭虫、蛲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小叶山鸡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

  • 蟾酥

    《中国药典》:蟾酥药材名称蟾酥拼音Chán Sū英文名VENENUM BUFONIS别名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来源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

  • 棱子芹

    药材名称棱子芹拼音Lénɡ Zǐ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棱子芹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 Hoffm.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原形

  • 鳜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鳜鱼药材名称鳜鱼拼音Guì Yú别名鳌花、济花鱼、翘嘴鳜鱼来源鲈形目鮨科鳜鱼Siniperca chuatsi (Basi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广有分布

  • 矩圆石韦

    药材名称矩圆石韦拼音Jǔ Yuán Shí Wéi英文名Martin Pyrrosia别名长圆石韦、毛石韦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野菊

    《中药大辞典》:野菊药材名称野菊拼音Yě Jú别名苦薏(陶弘景),野山菊(《植物名实图考》),路边菊(《岭南采药录》),黄菊仔(《中国药植志》),野黄菊(《江苏植药志》),鬼仔菊(《广西中药

  • 槟榔花

    《中药大辞典》:槟榔花药材名称槟榔花拼音Bīnɡ Lɑnɡ Huā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夏季采集。晒干,去梗。生境分部产于广东等地。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

  • 树刁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刁药材名称树刁拼音Shù Diāo别名生扯拢[四川]来源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点花黄精Polygonatum punctatum Royle ex Kunth,以根状茎或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