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石栗叶

石栗叶

《中药大辞典》:石栗叶

药材名称石栗叶

拼音Shí Lì Yè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大戟科植物石栗。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形态详"石栗子"条。

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叶多皱缩,纸质,卵形至长卵形,长10~20厘米,宽8~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两面秃净,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明显,主脉1,侧脉羽状。具叶柄,被星状毛,顶端有2个突起的暗红色小腺体。以净叶无枝梗者为佳。

性味《广东中药》Ⅱ:"微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①《岭南采药录》:"治闭经,取生石栗叶四两,和猪腰煎汤服之。亦能下胎。"

②《广东中药》Ⅱ:"通经,清瘀热,治白浊。"

注意《广东中药》Ⅱ:"孕妇忌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栗叶

药材名称石栗叶

拼音Shí Lì Yè

英文名Leaf of Belgaum Walnut, Leaf of Kekuioiplant, Leaf of Bancouloiplant, Leaf of Lumbangoilplant, Leaf of Otaheite Walnut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 (L.)Willd.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eurites moluccana (L.)Willd.[Jatropha moluccan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石栗常绿乔木,高达13m。幼枝和花序均被揭色星状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6-12cm,顶端有2枚小腺体;叶片卵形至阔披针形,长10-20cm,宽5-17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截平,稀有急尖或浅心形,全缘或3-5裂,幼时两面被褐色星状短柔毛,后变无毛或仅于背面流被星状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白色。圆锥花序顶生,雄花花萼阔卵形,长约3mm,通常2深裂,镊合状,外面密被星状短柔毛;花瓣5,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约6mm,先端钝,基部被毛;雄蕊15-20,着生于隆起、被毛的花托上,花丝短,基部被星状短柔毛,花药卵形,向内;雌花花被与雄花无异;子房球形,长约2mm,密被星状短柔毛,2室,花柱2裂。核果肉质,近球形或阔卵形,直径5-6cm,具纵棱,有种子l-2颗。花期4-7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于村旁及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卵形至阔披针形或近圆形,长10-20cm,宽5-17cm,表面棕色,两面均被锈色星状短柔毛,有时脱落;叶片不分裂或3-5浅裂,叶柄长6-12cm,先端有2枚小腺体。

性味微苦;寒;小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止血。主闭经;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粉敷。

注意《广东中药》Ⅱ:孕妇忌用。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治闭经,取生石栗叶四两,和猪腰煎汤服之。亦能下胎。

2.《广东中药》Ⅱ:通经,清瘀热,治白浊。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薯

    药材名称木薯拼音Mù Shǔ英文名manihot utilissima别名树薯、薯树、臭薯、葛薯、树番薯。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

  • 臭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臭牡丹根药材名称臭牡丹根拼音Chòu Mǔ Dān Gēn别名臭枫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9~10月间采收,晒干。性味辛苦,温

  • 太阳海星

    药材名称太阳海星拼音Tài Yánɡ Hǎi Xīnɡ别名太阳鱼来源药材基源:为太阳海星科动物陶氏太阳海星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ster dawsoni Verrill采收和储藏:夏、秋

  • 紫杜鹃

    《中药大辞典》:紫杜鹃药材名称紫杜鹃拼音Zǐ Dù Juān别名土牡丹花、岭南杜鹃(《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东省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的花、叶和嫩枝或

  • 拿虎

    药材名称拿虎拼音Ná Hǔ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海南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tsiangiana Met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30

  • 药材名称李拼音Lǐ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以根及种仁入药。春季采根,夏季采果,分别晒干。性味根:苦,寒。种仁:苦,平。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牙

  • 虾须豆

    《中药大辞典》:虾须豆药材名称虾须豆拼音Xiā Xū Dòu别名土甘草(《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或叶。根,秋、冬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原形态直

  • 沙地娃儿藤

    药材名称沙地娃儿藤别名老虎须来源萝藦科沙地娃儿藤Tylophora arenicola Mer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跌打瘀肿,毒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辣蓼

    药材名称白辣蓼拼音Bái Là Liǎo别名蓼子草、马蓼、假长尾叶蓼、假长尾蓼、山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长鬃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ongisetum De Bruyn

  • 沙叶铁线莲

    药材名称沙叶铁线莲拼音Shā Yè Tiě Xiàn Lián别名软骨过山龙、三叶木通、老虎须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沙叶铁线莲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meyeniana W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