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短毛熊巴掌

短毛熊巴掌

药材名称短毛熊巴掌

拼音Duǎn Máo Xiónɡ Bā Zhɑnɡ

别名野虎耳草、猪婆耳、豆角消、虎耳、叶红、猫耳朵、熊巴耳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短毛熊巴掌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caualeriei(Levl.et van.)Guill.var.tankahkiie(Merr.)C.Y.Wu et C.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草本,高约13cm。茎直立或匍匐,逐节生根,近肉质,密被长粗毛,四棱形。叶对生;叶柄长约6cm,密被长粗毛;叶片纸质或近膜质,广卵形、广椭圆形或圆形,先端急尖,有时微凹,基部心形,长约10cm,宽约7cm,边缘具不明显的细浅波齿及缘毛,两面绿色或有时背面紫红色,叶背于基出脉及侧脉上,除被平展的长粗毛外,还有短刺毛。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4-15cm;苞片倒卵形或近倒披针形;花梗长约5mm;花萼漏斗形,四棱形,有时被疏长刺毛;花瓣粉红色至紫色,广倒卵形;雄蕊花丝近等长,长8-10mm;子房环形,先端具冠。蒴果环形,先端冠4裂,宿存萼具8纵肋。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谷、山坡必林下阴湿的地方及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带下;阴囊肿大;中耳炎;月经不调;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滴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蛇迷草

    药材名称蛇迷草拼音Shé Mí Cǎo英文名Degenerate Stapfiophyton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败蕊无距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pfio

  • 牡蒿根

    《中药大辞典》:牡蒿根药材名称牡蒿根拼音Mǔ Hāo Gēn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牡蒿的根。性味性温,味苦微甘。功能主治治风湿痹痛,寒湿浮肿。复方①治风湿痹痛、头痛:牡蒿根一两。水煎服

  • 簝叶竹根

    《中药大辞典》:簝叶竹根药材名称簝叶竹根拼音Liáo Yè Zhú Gēn别名簝叶根(《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佛山赤竹的根。原形态金佛山赤竹,

  • 山百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百足药材名称山百足别名小球子草、小叶球子草、入地蜈蚣、过界蜈蚣、石蜈蚣、过岭蜈蚣、上山蜈蚣来源百合科山百足Peliosanthes minor Yamamoto,以根状茎及根入药

  • 金龙胆草

    药材名称金龙胆草拼音Jīn Lóng Dǎn Cǎo别名矮脚苦蒿、熊胆草、鱼胆草、苦蒿、细苦蒿、毛苦蒿、油蒿、苦丁、苦艾、苦龙胆草、龙胆蒿、劲直假蓬来源菊科假蓬属植物小苦蒿Conyza blinii

  • 花椒簕

    药材名称花椒簕拼音Huā Jiāo Lè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Cuspidate Pricklyash别名通墙虎、山花椒、见血飞、乌口簕藤、花椒藤。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

  • 五蕊寄生

    药材名称五蕊寄生拼音Wǔ Ruǐ Jì Shēnɡ别名茶树寄生、木波罗寄生、乌榄树寄生、黑榄树寄生、木威子寄生、马檬寄生、(木莽)果寄生、麻檬寄生、杧树寄生、忙果木寄生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 芸苔

    药材名称芸苔拼音Yún Tái别名胡菜(《通俗文》),寒菜(《百病方》),台菜(《埤雅》),芸薹菜(《日用本草》),薹芥(《沛志)),青菜(《随息居饮食谱》),红油菜(《四川中药志

  • 高梁泡叶

    药材名称高梁泡叶拼音Gāo Liánɡ Pào Yè英文名leaf of Lambert Raspberry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lambertia

  • 牛舌头

    药材名称牛舌头拼音Niú Shé Tou别名苣荬菜(《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荬(《广州植物志》),山苦荬(《广西中草药》),牛舌片(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