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短叶蹄盖蕨

短叶蹄盖蕨

药材名称短叶蹄盖蕨

拼音Duǎn Yè Tí Gài Jué

英文名Short-leaf Lady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东北蹄盖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brevifrons Naka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除去须根,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60-75cm。根茎短而斜升,密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5-35cm,深禾秆色,基部黑褐色,膨大而向下尖削;叶片厚纸质,长圆状卵形,长35-40cm,宽20-25cm,三回羽状分裂;羽片长披针形,长15-20cm,宽5-8cm,密接,基部对生,下部1-2对缩短;小羽片近平展,钝尖头,基部略与羽轴合生,羽裂1/2-2/3,裂片先端有2-4个细锯齿;侧脉羽状单一,伸达齿端。孢子囊群长圆形,背生于裂片基部的上侧一脉;囊群盖线形,边缘啮蚀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1200m的混交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四川等地。

性味微苦、涩;凉

归经入大肠、肝二经

功能主治驱杀蛔虫;收敛止血。主蛔虫病;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驱蛔虫;外用治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补血薯

    药材名称补血薯拼音Bǔ Xuè Shǔ别名七叶薯、血参、七爪金龙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七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ill

  • 糜穰

    药材名称糜穰拼音Mí Ránɡ出处《广济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稷的茎。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广济方》:"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

  • 华东膜蕨

    药材名称华东膜蕨拼音Huá Dōnɡ Mó Jué英文名Barbate Filmy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华东膜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phyl

  • 酸枣根皮

    《中药大辞典》:酸枣根皮药材名称酸枣根皮拼音Suān Zǎo Gēn P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枣仁"条。性味《陕西中草药》:

  • 台湾三颗针

    药材名称台湾三颗针拼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别名川上氏小檗、黑实檗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台湾小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采

  • 水芋

    药材名称水芋拼音Shuǐ Yù别名水葫芦、水浮莲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水芋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apalustrisL.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 蕹菜根

    《中药大辞典》:蕹菜根药材名称蕹菜根拼音Wènɡ Cài Gēn别名瓮菜根(《分类草药性》)。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旋花种植物蕹菜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四叶细辛

    《中药大辞典》:四叶细辛药材名称四叶细辛拼音Sì Yè Xì Xīn别名四叶对、四块瓦(《江西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的根及全草。夏、秋采收

  • 小青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青杨药材名称小青杨拼音Xiǎo Qīnɡ Yánɡ别名东北杨来源杨柳科小青杨Populus pseudo-simonii Kitag.,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吉林。性味苦

  • 伴蛇莲

    《中药大辞典》:伴蛇莲药材名称伴蛇莲拼音Bàn Shé Lián别名拳参、鸡爪大王、马蜂七(《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革叶蓼的根茎。秋季采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