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百解马兜铃

百解马兜铃

药材名称百解马兜铃

拼音Bǎi Jiě Mǎ Dōu Línɡ

别名金果榄、山总管、百解薯。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香港马兜铃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westlandii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香港马兜铃木质藤本;嫩枝绿色,密被短柔毛;叶柄长1-1.5cm,稍被毛;叶片革质或纸质,狭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12-20cm,宽2-5cm,先端短尖,基部狭耳形,下面稍被长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每边8-12条,弯拱向上至边缘互相连接,网脉在下面明显突起。总状花序被褐色丝质长柔毛;花梗长7-12cm,常向下弯垂;花被管中部急遽弯曲,下部长达5cm,直径1.5-2cm,弯曲处至檐部较下部短而粗,常彼此贴生,黄色而有紫色纵脉;檐部盘状,倒心形,直径8-13cm,上面黄白色而有紫色斑块,愈至管中部斑块愈明显,具网状脉纹,边缘不明显3浅裂或仅先端凹入;裂片平展,下面裂片稍大;喉部暗紫色,半圆形,直径约1.5cm;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并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约1.5cm;合蕊柱肉质,先端深3裂;裂片边缘向下延伸,具乳头状突起,花期3-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祛风利尿;清热解毒。主水肿;淋病;风湿痹痛;脚气湿肿;肠炎;痢疾;腮腺炎;乳腺炎;过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银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银药材名称水银拼音Shuǐ Yín别名汞来源为液态金属汞,天然汞矿不甚多见,通常系用辰砂矿石加热蒸馏而得。性味辛,寒。有毒。功能主治杀虫,灭虱。用于皮肤疥疮,顽癣;灭头

  • 小丁香

    药材名称小丁香拼音Xiǎo Dīnɡ Xiānɡ别名小万年青、蓝花地丁(《云南中草药选》),紫花地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小远志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

  • 药绿柴

    药材名称药绿柴拼音Yào Lǜ Chái英文名root-bark of Glossy Buckthorn, root-bark of Alder Buckthorn出处始载于《叶三多生药学》。来源药材

  • 向阳花

    《中药大辞典》:向阳花药材名称向阳花拼音Xiànɡ Yánɡ Huā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辣子草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辣子草"条。性味性平,味

  • 细叶桉果

    药材名称细叶桉果拼音Xì Yè ān Guǒ别名桉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mith.采收和储藏:春、冬季采收,

  • 麻鱼肉

    药材名称麻鱼肉拼音Má Yú Ròu英文名cheilo-fish gallbladder别名麻鱼、麻花鱼、重唇花鱼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

  • 广西过路黄

    药材名称广西过路黄拼音Guǎnɡ Xī Guò Lù Huánɡ别名斗笠花、笠麻花、斑筒花、虎头黄、五莲花、时花草、四叶一枝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广西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

  • 黑藁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藁本药材名称黑藁本别名岩川芎、野川芎、岩林来源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蕨叶藁本Ligusticum pteridophyllum Franch.,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辛,温

  • 磁石

    《中国药典》:磁石药材名称磁石拼音Cí Shí英文名MAGNETITUM别名吸铁石、活磁石、灵磁石、磁铁石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主含四氧化三铁(Fe3O4)。采挖后

  • 棕树根

    药材名称棕树根拼音Zōnɡ Shù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