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颖苔草

白颖苔草

药材名称白颖苔草

拼音Bái Yǐnɡ Tái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白颖苔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z.[C.stenophylla Wahlb.var.rigescen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白颖苔草,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匍匐。秆高5-40cm,基部有黑褐色纤维状残存叶鞘。叶短于秆,宽1-3mm,扁平。苞片鳞片状,穗状花序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由5-8个小穗密集于秆端;小穗卵形,长5-8mm,顶端少数为雄花,其余均为雌花;雌花鳞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4mm,淡锈色,有宽白色膜质边缘,先端锐尖,有脉1-3。果囊卵形,与鳞片近等长,革质,长3-4mm,平凸状,锈色,两面均有多脉,基部圆,先端急缩成短喙,喙先端具2小齿。小坚果宽椭圆形,长约2.5mm;花柱基部略膨大,柱头2。花、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边、路旁、荒地和干燥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味甘;苦;涩;性平

归经三焦;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主乳糜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0-10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排钱草

    《中药大辞典》:排钱草药材名称排钱草拼音Pái Qián Cǎo别名龙鳞草、午时合(《生草药性备要》),金钱草、午时灵(《岭南采药录》),叠钱草、钱排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双

  • 华中瘤足蕨

    药材名称华中瘤足蕨拼音Huá Zhō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中瘤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euphlebia Mett.采收和储藏:

  • 大血藤

    《中国药典》:大血藤药材名称大血藤拼音Dà Xuè Ténɡ英文名CAULIS SARGENTODOXAE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 《中药大辞典》:鷃药材名称鷃拼音Yàn别名鳸(《尔雅》),老扈(《左传》贾逵注),鴳雀(《尔雅》郭璞注),鷃雀(《禽经》),篱鷃(《禽经》注),田鸡、水鸡(《医林纂要》)。出处《本草拾遗》来

  • 糖荠

    药材名称糖荠别名浅波缘糖荠、小花糖荠、苦葶苈[山东]、筛子底来源十字花科糖荠属植物桂竹香糖荠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以全草或种子入药。花盛期割取全草,晒干。或于果实近成熟

  • 白杨树

    药材名称白杨树拼音Bái Yánɡ Shù别名响叶杨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团叶杨的皮及叶。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灰白色,枝

  • 地涌金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涌金莲药材名称地涌金莲拼音Dì Yǒnɡ Jīn Lián别名毛果矮蕉、地金莲、地涌莲、地莲花来源芭蕉科象腿蕉属植物地涌金莲Ensete lasiocarpu

  • 调羹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调羹树药材名称调羹树别名痄腮树来源山龙眼科调羹树Heliciopsis lobata (Merr.) Sleum.,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

  • 西瓜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瓜霜药材名称西瓜霜拼音Xī Guā Shuānɡ别名西瓜白霜制法一法:用未成熟的西瓜皮与皮硝加工制成。一般于农历8月节后,制备较宜,因天气风凉,瓜不易烂,将较生的西瓜切开一小口,

  • 杧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杧果药材名称杧果拼音Mánɡ Guǒ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来源漆树科杧果属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以果、果核、叶入药。全年采叶,夏秋采果,鲜用或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