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千层叶

白千层叶

《中药大辞典》:白千层叶

药材名称白千层叶

拼音Bái Qiān Cénɡ Yè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叶片,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1~1.5%,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占50~65%,其次为松油醇、醛类等。

性味辛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

复方①治风湿骨痛,神经痛,肠炎腹泻:白千层干叶二至三钱。水煎服。

②治过敏性皮炎,湿疹:白千层鲜叶煎水洗。(性味以下出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千层叶

药材名称白千层叶

拼音Bái Qiān Cénɡ Yè

英文名Cajeputtree Leaf, Leaf of Cajeputtree,leaf of Punetree

出处出自《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物白千层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a L.[Myrtus leucadendra Li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阴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18m。树皮灰白色,厚而松软,呈薄层状剥落。嫩枝灰白色。叶互生;叶柄极短;叶片革质,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4-10cm,宽1-2cm,两端尖,全缘,油腺点多,香气浓郁;基出脉3-7条。花白色,密集于枝顶成穗状花序,花序轴常有短毛;萼管卵形,长3mm,有毛或无毛,萼齿5,圆形,长约1mm;花瓣5,卵形,长2-3mm,宽3mm;雄蕊多数,绿白以,长约1cm,常5-8枚成束,花药背部着生,药室平行,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先端突出,3室,花柱线形,比雄蕊略长,柱头多少扩大。蒴果近球形,直径5-7mm,种子近三角形。花期每年多次。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较干的沙地上,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均有栽培。原产澳大利亚。

栽培生物学特性 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环境,要求阳光充足,适应性强,能耐干旱高温及瘠瘦土壤,亦可耐轻霜及短期0℃左右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9月下旬至翌年3月,当果皮由红褐色变为深灰色或褐色时,将果枝摘下用薄膜垫托置无风处曝晒2-3d,果实开裂脱出种子和秕粒。种子随采随播,亦可晒干袋藏备用。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由于种子细小,千粒重仅0.1g,所以播各整地要求细致,表层土需过筛,压平,淋足水分,播下种子,覆盖薄膜,日平均温度在10℃以上,播后5-6d可发芽。当苗高6-8cm,叶片接近硬革质时,可换床育苗。换床育苗时要施足基肥,以后每月追施1-3次。当苗高1.2m时可栽植。栽植穴规格为长、宽、深各为40cm。

田间管理 3年内每年在是春或雨季前进行松土除草2-3次。早春结合除草施有机肥。

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用50%退菌特1 000倍液喷射。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1%-1.5%,主要成分为桉叶素(cineole),占50%-65%,其次为松油醇(terpineol),醛类等[1]。

药理作用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利湿止痒。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腹痛泄泻;风疹;温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

各家论述《中国药植图鉴》:白千层叶和枝蒸取的挥发油可镇痛、驱虫及防腐,治耳痛,齿痛,风湿痛及神经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金砂

    药材名称紫金砂拼音Zǐ Jīn Shā出处《全展选编·内科》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囊瓣芹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30厘米。茎直立,1~2条,管状,少分枝,有短毛。基生叶三角状卵形,长3~7

  • 牛马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马藤药材名称牛马藤拼音Niú Mǎ Ténɡ别名牛麻藤、老鸦藤、黎豆藤、过山龙、乌通[四川]、常春油麻藤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常绿油麻藤Mucuna sempe

  • 鹳肉

    《中药大辞典》:鹳肉药材名称鹳肉拼音Guàn Ròu出处《河北中医药集锦》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肉。功能主治《河北中医药集锦》:"治干血痨,经血不来,身痛发烧,喘咳。捞鱼鹳

  • 带刺马鞭

    药材名称带刺马鞭拼音Dài Cì Mǎ B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浙江蝎子草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ia chingiana Chien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晒干或鲜用

  • 心叶荚蒾根

    《中药大辞典》:心叶荚蒾根药材名称心叶荚蒾根拼音Xīn Yè Jiá Mí Gē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心叶荚蒾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原形态

  • 胜红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胜红蓟药材名称胜红蓟拼音Shènɡ Hónɡ Jì别名咸虾花、白花草、白花香草、白花臭草、柠檬菊、七星菊、白毛苦、猫屎草、脓泡草、胜红药、消炎草来源菊

  • 防风花

    《中药大辞典》:防风花药材名称防风花拼音Fánɡ Fēnɡ Huā出处《药性论》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花。功能主治《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骨节间疼痛。

  • 粗糙凤尾蕨

    药材名称粗糙凤尾蕨拼音Cū Cāo Fènɡ Wěi Jué别名井口边草[云南]来源蕨类凤尾蕨科粗糙凤尾蕨Pteris laeta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南地区。性味微

  • 茳芒决明

    药材名称茳芒决明拼音Jiānɡ Mánɡ Jué Mínɡ别名豆瓣叶、望江南、苦参、野苦参来源豆科茳芒决明Cassia sophera 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

  • 小六月寒

    药材名称小六月寒拼音Xiǎo Liù Yuè Hán别名白鸡婆梢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光果莸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