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狭叶败酱

狭叶败酱

药材名称狭叶败酱

拼音Xiá Yè Bài Jiànɡ

别名升麻(《贵州草药》)。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败酱科植物狭叶败酱。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叶对生;基部叶通常3裂,或不裂,顶端裂片卵状长椭圆形,长6~9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长尖,基部狭窄成柄,边缘具大锯齿;上部叶披针形,长4~6厘米,全缘,两端均窄尖。聚伞花序集成伞房状的圆锥花丛;花黄色,花梗和花柄均具短毛。果实倒卵形,长2~3毫米,具短柔毛。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路旁。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

性味《贵州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散寒,燥湿。治风寒感冒,疟疾,肠炎。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疟疾。"

②《贵州草药》:"发表散寒,燥湿理气。治风寒感冒,肠炎,小儿阴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风寒感冒:狭叶败酱五钱。水煎服。

②治肠炎,腹泻:狭叶败酱一两。水煎服。

③治小儿阴缩:狭叶败酱三钱,茴香根三钱。水煎服。(选方出《贵州草药》)

备注本植物的带根全草,在少数地区有时亦作败酱的类同品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毛枝崖爬藤

    药材名称毛枝崖爬藤拼音Máo Zhī Yá Pá Ténɡ别名红五加、五爪龙、大血藤、扁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或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obovatum

  • 射罔

    《中药大辞典》:射罔药材名称射罔拼音Shè Wǎnɡ出处《本经》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草乌头汁制成的膏剂。性味苦,热,有毒。①《药对》:"温。"②《本草经集注》:"大

  • 白薇

    《中国药典》:白薇药材名称白薇拼音Bái Wēi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别名白马尾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

  • 泡花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泡花子药材名称泡花子拼音Pào Huā Zǐ别名苦山矾、花香木来源山矾科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 (Retz.)Wall.,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

  • 黑山蔗

    药材名称黑山蔗拼音Hēi Shān Zhè英文名Manyflower Acampe别名香蕉兰、蕉兰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多花脆兰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mpe

  • 断线蕨

    药材名称断线蕨拼音Duàn Xiàn Jué英文名Shining Colysis别名石韦、一双剑、斩蛇剑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断线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

  • 小白蒿

    药材名称小白蒿别名冷蒿、白蒿、小艾来源为菊科艾属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以带花全草入药。7~8月初采收,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用于胆囊炎,驱蛔虫,蛲虫

  • 粉藜

    《全国中草药汇编》:粉藜药材名称粉藜别名三齿粉、藜、咸卜子菜来源藜科粉藜Atriplex fera (L.)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宁夏、甘肃。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利水涩肠。主治

  • 蝮蛇胆

    药材名称蝮蛇胆拼音Fù Shé Dǎn出处《别录》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胆或胆汁。性味《别录》:"味苦,微寒,有毒。"功能主治①《别录》:"主匿疮。&

  • 茶树根

    《中药大辞典》:茶树根药材名称茶树根拼音Chá Shù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根。化学成分新鲜根含水苏糖、棉子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并含少量多酚化合物(